加载中…
个人资料
舟行万里
舟行万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515
  • 关注人气:1,6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百年土陶

(2013-03-24 16:03:27)
标签:

喀什

高台民居

土陶人家

南疆游记

旅游

分类: 西北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高台民居所在地,维吾尔语叫“阔孜其亚具希”,汉语意思是“高崖土陶”。古老的原始泥土手工制作陶器的土陶作坊,与独特的民居一样,是我们此次喀什行的主要目标。

    要说土陶制作的历史,还要从800年前的那场洪灾说起。随洪水冲积下来的,是一种被维吾尔族人叫做“色格孜”的泥土。色格孜土质细腻,粘性度高,烧制出的陶罐少有裂缝变形的。自从第一个匠人在土崖上建造了第一个土陶作坊后,越来越多的土陶艺人相继在高崖上开设了一家又一家土陶作坊。可以说,高台上的居民,几乎家家都会用色格孜制陶。色格孜养育了高台人,一养就是几百年。

    在过去的岁月里,土陶制品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紧密相连。只是,岁月流逝,色格孜越来越少了。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色格孜已经踪迹难觅。一户接一户的土陶人家关门大吉。这里,色格孜用尽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漂亮耐用的瓷器、铁器乃至塑料制品不声不响地取代了土陶。土陶成了历史的遗迹,也成了历史的代名词。

     一百多年前,高台民居上的制陶人家还有五、六十户。现在,只有硕果仅存的两、三家了。 

    

            1、上楼就是吾买尔艾力家,标牌上写的是夫妻合作,我们见到的是兄弟俩。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2、弟弟的作坊在半地下室,光线很差,眼睛要过一会儿才能适应。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3、制陶有揉泥、拉坯、晾干、烧制等几道程序,其中拉坯成型环节最为关键。【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4、拉坯成型就在这台辘轳转上完成。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5、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6、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7、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8、顶楼是哥哥的作坊,从一架摇摇晃晃的木梯爬上去。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9、唯一的光线来自于一格小小的天窗。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10、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11、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12、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13、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14、揉、拉、晾、烧几道程序都在这里完成,窑里还有未取出的成品。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15、土陶制品种类繁多,既是用品也是工艺品。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16、相距不远是六代传承的吐尔逊卡日家。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17、院子里静悄悄的,主人不在?【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18、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19、原来取土去了。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20、吐尔逊卡日的作坊也在顶楼。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21、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22、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23、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24、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25、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26、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27、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28、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29、女主人拿出来一个本子,让我们签名留念。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30、留下了一个脚印,带走了一个作品。

【南疆万里行36】薪火传承 <wbr>百年土陶


       

     传承六代,那第七代在哪里呢?女主人苦笑着说,儿子不愿意干这行了。确实,土陶制作被誉为“泥与火的艺术”,已经列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工艺复杂、难学且辛苦,目前已濒临失传。
     除了感慨,还能做什么呢?买一个带回家吧。专家说,喀什的土陶里有着中亚文化、希腊文化、印度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影子。我们不懂,但看到这个瓶子,就想起了高台民居,想起了土陶人家。

    祝福他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