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跨赤道的肯尼亚,现在已经是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观赏、亲近野生动物的乐园。
今年的8月1日晚上9点,我们从广州出发,登上了肯尼亚航空公司的班机。经过长达12个小时的飞行,再加上经停曼谷约2小时,在(当地时间)8月2日的早晨6点,有非洲雄鹰之称的肯航班机平稳地降落在内罗毕国际机场。长途跋涉,此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看看这些有灵性的野生动物。
1、我们的行程

从地图上看,整个行程就是一个三角形,三个点分别是内罗毕、纳罗克和纳库鲁。离开内罗毕国际机场后,我们全团分乘9辆敞篷面包车直奔马赛马拉。8月7日,离开马赛马拉回到纳罗克。8月8日到达纳库鲁。8月10日穿过赤道到达博格里亚湖。8月11日回到内罗毕,搭乘晚上10点的航班,于8月12日下午5点到达广州白云机场。
在地理上,肯尼亚是个非常有特点的国家:赤道横跨东西,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因此,肯尼亚又被趣称为“东非十字架”。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其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1/6。出内罗毕不远,就是东非大裂谷的一个观景台。说实话,在这个观景台上,实在难以体会这条地球大伤痕的宏伟壮观。
2、东非大裂谷底部平整坦荡,牧草丰美,林木葱茏。

3、东非大裂谷太大了,只有在高空中才能感受到它的轮廓。

4、用长焦拉一下,可见谷底有不少蘑菇形住房。

5、观景台也是休息购物点。

6、肯尼亚物价昂贵。但那些挂着的色彩鲜艳的条纹布开价就是400美元,高的有点离谱。

7、各类小商品还是很有非洲特色。

8、很奇怪,赤道边用得上这样保暖的帽子吗?

9、离开内罗毕就是广阔的农村了。

10、经过的集镇也很简陋。

11、路旁有出售蜂蜜的小棚,两位卖蜜的妇女见到车内举起的镜头就背过身去了。

领队再三告知,马赛人忌讳拍照,所以我们在村镇路边很少对人举起相机。
12、路边的休息点。

13、琳琅满目的木雕,极具非洲特色,但难辨真假。

14、领队提醒,看看就可以了,不买不还价----这是世界惯例。

15、纳罗克,第一天经过时拍了一张。
16、第七天离开时又拍了一张。小城?大镇?很难定义。

17、纳库鲁是肯尼亚第四大城市,裂谷省的首府。

18、这里街边出售的木雕比旅游商店里便宜多了。

19、没有购物安排,只有利用午饭后的一点休息时间转转。

20、游程结束再次回到内罗毕。司机在找预定的饭店,我们在车内看看市容。

21、拍到什么就是什么,说不出街名,也叫不出楼名。

22、应该是主城区了。

23、肯尼亚的白领很时尚哦。

24、这里的居民楼也有晾晒衣物的习惯。

25、人车混杂,交通拥堵,警察疲于应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