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旅游的第一站是柬埔寨。去柬埔寨是临时“掉枪头”而定的,这是“匆匆”的前因。
在锦江旅行社报的名,实际是联合组团。7天的行程,晚上走,凌晨归,在柬只是5天。金边进,金边出,北上暹粒,南下西哈努克港,这两个来回路上化了整整20个小时,这是“匆匆”的主因了。
行“匆匆”摄也“匆匆”,典型的跟团游,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其实柬埔寨完全可以自由行,可惜这是去了以后才知道的。
整理整理老照片,对照对照旅游书,总算基本搞清我们去了哪里,拍了些什么。自我安慰一下,权当再旅游了一次。
1月28日,我们在金边的湄公河畔迎来了日出

金边的王宫,始建于1866年,当时为木质结构。1919年,重建为今日的王宫。我们游览的是对外开放的王宫西半部分。
胜利门

加冕厅----王室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

宴会厅

银殿----王室举行佛教活动的场所。

位于金边市中心的独立纪念碑,碑尖有几分形似吴哥寺的尖塔。

在金边前往暹粒的途中,不时可见这样满载的车辆。不过,此后见得多了也懒得拍了。

柬埔寨的集市,稀罕物不少。


售货的大多是女孩


洞里萨湖是典型的“伸缩湖”。我们去时是干季,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比我们江南的太湖略大(太湖为2400平方千米)。但如果到了6至10月的雨季,其面积可扩至1万平方千米,比2个青海湖(青海湖约4500平方千米)还大,不可思议。

水上商店

水上的国际援建学校

依水而居

高棉王国曾经是一个强盛的帝国,领土覆盖了大部分的中南半岛及小部分的马来半岛。如今的暹粒地区就是当时的国都。从7世纪到12世纪末,高棉王朝在这个古都中建造了数以百计的寺院。
巴肯山主殿堂是吴哥地区海拔最高的寺院。尽管寺院只有断壁残垣,巴肯山的落日依然壮观。

建于961年的比粒寺,是一座五塔主堂型式的寺院。

建于1186年的塔布笼寺,原是佛教寺院,后被改建成印度教寺院。在这里,吸引人们目光的,是已经融为一体的寺院与榕树。真不知道,在榕树的挤压下,寺院的建筑还能坚持多久。

建于12世纪末的涅槃宫,也译为“龙蟠水池”,是一座象征着治水技术以及对水的信仰的寺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