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白鹅》教学设计

2022-04-11 21:59:41
标签: 教学

              15.白鹅

教材分析

这篇散文结构严谨清晰。开篇明宗义——白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给作者留下最初“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这一句统领全文,分别刻画白鹅“严肃郑重”的音调、“大模大样”的步态、“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每一部分都有总起句,这种“总分构段”式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另外,作者还运用“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称白鹅为“高傲的动物”“我们这位鹅老爷”;替鹅添饭时,写到“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作者的这些评价,看似不喜,实则一言一语间都流露出对白鹅的欣赏与宠爱。

学情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但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策略上应注意这方面的指导。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明贬实褒”等写作手法来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能说出不同作家笔下白鹅的共同点,体会其表达的相似之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风趣幽默,体会语言的趣味。

教学重点

深入了解白鹅高傲的特点,体会语言的趣味及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养了一只白鹅,这只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他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2.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作者把“高傲”这个词用在白鹅身上是讨厌它吗?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白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叫声 步态  吃相)并理解过渡段的作用。

2.学习第3自然段。

课件引导:

(1)抓住“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词语,(学生平板拍照上传)

体会白鹅的高傲、厉害。

(2)指名读,说体会,练读。

(3)同学们,白鹅不是人,它的语言中没有词语和句子,但它能通过各种音调来表情达意。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第3自然段,深入理解白鹅的语言。

(4)扩展:如果白鹅会说汉语,它会说些什么?(出示课件)

(5)过渡:原来白鹅在看门时会有不同的叫声,可见作者的观察是多么仔细。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呢?(一只个性十足、高傲、尽职尽责的白鹅)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感受到了白鹅的高傲和尽职,那么白鹅的高傲还表现在哪里呢?

2.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课件)

 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颇像()出场。

(1)指名读,说体会。

(2)理解“净角”的含义。(播放净角出场的视频)试着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净角的出场。(大模大样、从容不迫、威风)

(3)学生表演鸭子和白鹅走路时不同的样子,体会白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4)指导朗读:昂首挺胸地齐读第4自然段。

(5)过渡:白鹅吃饭时更有趣,它是怎么吃饭的?

3.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白鹅是怎么吃饭的。

(2)(指名读,教师引导)这种吃法有趣在哪里呢?为什么作者说“常常使我们发笑”?(课件引导)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抓住“先……再……然后……”体会白鹅吃饭时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样子。

(3)理解“三眼一板”的意思。

(4)过渡:你觉得白鹅的这种吃法有趣吗?这种顺序可以打乱吗?(学生交流)我们的鹅老爷是绝对不会打乱顺序的,因此在这位鹅老爷身上经常上演这一幕。

4.学习第6、7自然段。

(1)读一读,说说白鹅又上演了哪一出。

(2)指名读,教师范读。

阅读链接

读一读课本上的“阅读链接”,和课文《白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白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扩展延伸,总结全文

1.你觉得作者对白鹅有怎样的感情?(喜爱)难怪作者像堂倌一样不胜其烦地侍候这位鹅老爷,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句话。

2.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使我们看到了一位趣味十足的鹅老爷。通过学习本课,你能总结一下这篇课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吗?(对比,明贬,拟人……)

3.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同学们也来描写一下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吧!

附:板书设计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