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疫苗接种激发的微循环障碍
标签:
预防疫苗激发微循环障 |
我们进行的〖导致微循环障碍的“致敏—激发”机理及其在感染并发脏衰中的作用与防治〗研究(微循环学杂志199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馆藏,馆藏号:0120100107028325)证实,疫苗既可作为致敏因素,也可成为激发因素,促成局部或全身严重的微循环障碍。
在我们的研究中把麻疹活疫苗作为病毒和疫苗的代表,进行了如下研究:
A
将麻疹活疫苗注入家兔气管,24h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激发出肺炎合并ARDS,并观察到山莨菪碱、酚妥拉明、维生素C及当归、丹參等组成的中药具有阻抑作用;山莨菪碱、酚妥拉明、维生素C三药同用优于单用。
B
家兔静脉注射麻疹活疫苗24h血小板聚集反应性及粘附功能增强,再静脉注射一次麻疹活疫苗即可激发DIC。证明DIC发生中血小板聚集反应性及粘附功能增强是致敏的基础,病毒血症即可致敏又能激发。当归、山莨菪碱、维生素C可阻抑上述异常。
C
将麻疹活疫苗注入家兔主胰管及耳静脉,24h及48h血清淀粉酶升高,血小板聚集增强,胰腺可见淤血、出血,提示病毒对某靶器官的侵袭与病毒血症同时存在,一定时间后当聚集增强的血小板等循环至收缩反应升高小血管分布的脏器,就可在该脏器发生微循环障碍及脏器功能异常。此种侵袭方式可以被认为是第三个类型的Shwartzman现象。此情况和临床更接近,即病毒侵袭某脏器与病毒血症同时存在。胃管内给7g/kg大黄可阻抑上述异常。
D
模型组将麻疹活疫苗注入家兔心肌,24h静注去甲肾后心肌明显出血、淤血、水肿;对照组心肌注生理盐水,24h静注去甲肾或心肌注麻疹活疫苗,24h静注生理盐水,心肌均无著改变。
E
将麻疹活疫苗注入家兔门脉及耳静脉,24h及48hGPT、GOT、LDH升高,肝可见微循环障碍及细胞损伤,显示病毒对某靶器官的侵袭与病毒血症同时存在,一定时间后确可在该脏器发生微循环障碍及脏器功能异常。再次证明第三型Shwartzman现象的存在。川芎嗪、山莨菪碱可阻抑上述异常。
以上研究提示,预防疫苗接种激发的微循环障碍应做到:
1
2
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