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器官部位及抗痉挛效果

标签:
腱器官腱梭高尔基腱器官 |
腱器官又称腱梭、高尔基腱器官、(tendon spindle,tendon organ of Golgi),腱器官作为肌肉的张力感受器和肌肉长度感受器的肌梭,协调肌肉的正常功能。
腱器官位于梭外肌的肌腱中,与梭外肌纤维串联,是缠绕在腱纤维束上梭状结构的感觉神经末梢;肌梭附着于梭外肌纤维上,并与其平行排列呈并联,亦是梭形,感受肌肉长度的变化。
当牵张反射通过反馈机制控制肌肉张力时,如果肌肉的张力变得过强,来自腱器官的抑制作用将使其张力减少到较低水平;如果张力变得过小,腱器官将停止发放冲动,抑制作用减弱,使张力又增强到原来的水平。
腱器官是神经张力感受器,受到点压时通过α运动神经元负反馈抑制痉挛。我们对照观察过,点压腱器官抗痉挛明显优于电针刺激。
机体腱器官位置主要有二:
一
骨骼肌的肌腱较长时,位于靠近肌肉部位的肌腱中,此部位文献上已有报告,我们实践中也证实此点。根据我们“反射异常终末效应是肌肉功能障碍”的推理,虽然脑瘫、脑卒中等的病理反射中间环节较为复杂,但终末效应是某组肌肉收缩、痉挛等。我们以巴氏征阳性和踝阵挛阳性为例,证明点压肌腱部位腱器官的抗痉挛效果。
(1)巴氏征(Babinski Reflex)阳性时的终末效应是以足趾踇长伸肌为主加其他足趾伸肌的收缩。我们点压、推压解溪穴1-2分钟就可使巴氏征暂时转阴。
解溪穴是伸足踇指和其他伸足趾肌腱的腱器官部位。
(2)踝阵挛阳性是小腿后侧肌群明显牵张反射亢进所致的阵挛。我们点压、推压蕾波抗足跖屈穴(抗踝阵挛穴)3-4分钟,可使之暂时转阴。蕾波抗足跖屈穴是小腿三头肌的腱器官部位。
二 肌肉以纤维结蹄组织筋膜与骨相连的肌肉起止点
基于我们点压这些部位也有很好的抗痉挛效果,推论该处也是腱器官所在部位,例如:
(1)旋前圆肌痉挛
旋前圆肌起自肱骨内上髁前臂筋膜,向下止于桡骨外侧面的中部。旋前圆肌痉挛时表现为检测旋后90度有阻力、旋后90度放手回弹角大于90度。我们对回弹角130度的旋前圆肌痉挛的孩子,点压抗旋前圆肌痉挛穴2分钟,回弹角即降到90度。抗旋前圆肌痉挛穴位于肌肉以纤维结蹄组织筋膜与骨相连的肌肉起止点。
(2)肌性足内翻
肌性足内翻是胫骨后肌痉挛所致,胫骨后肌位于小腿三头肌的深面,起自小腿骨间膜上2/3及邻近的胫腓骨后面,向下移行于长的肌腱在内踝后方,止于舟骨粗隆及三块楔骨的基底面。我们点压位于肌腱的抗足内翻穴或位于阴陵泉穴附近的胫骨后肌起点均能让肌性足内翻即刻纠正。
目前抗痉挛的有效物理方法有三:
A
是有效、安全、易操作的方法,非医务人员学习也能掌握,并可以在家中进行。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这个方法。
B 蕾波推顺按摩
除可推压到腱器官解痉外,向心性推压还可推出陈血和多余的间质液、非组织的有形成分,促进淋巴回流,改善微循环,阻抑肌肉痉挛与善微循环的恶性循环。
C牵拉
对较重的肌肉痉挛,在点压腱器官、推顺按摩基础上可加轻缓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