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波推点在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的应用

标签:
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蕾波康复法 |
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arthrogryposis
multiplex congenita)是因肌肉、关节囊、韧带纤维化引起的全身多个关节僵硬的综合征,常伴有各种其他先天性的异常及髋关节脱位等。
其发生原因虽未完全明确,但目前研究已知主要因胎儿在宫内正常运动缺乏,胎儿正常运动缺乏因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引起,造成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因素有妊娠期应用某些药物、病毒或其他感染、维生素D 等营养素缺乏、中毒、子宫畸形或羊水过少所致的胎儿在官内的活动受限等。
基于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的重要病理环节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最初关节扭曲并非真正的关节畸形,而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及宫内屈曲状态所致肌肉、韧带挛缩引起,因此蕾波推点是更好的治疗方法。
“蕾波推点”中的“推”是指推顺按摩,是辅用蕾波精油或医用耦合剂等介质,用手或适宜硬器对肌肉肌腱、筋膜链、神经、淋巴、骨关节、经络穴位的推压。蕾波推顺按摩的主要手法是,着力到靶组织、向着心脏方向不间断地推压,可推出瘀血及组织多余的液体和非组织的其他成分,引来新血,可有效改善所推部位的微循环,不但促进了组织、器官功能恢复,也减轻、预防了瘢痕形成。
推顺按摩还可通过推压腱器官或其附近的穴位缓解肌肉痉挛。腱器官位于肌肉-肌腱移行部肌腱侧,是压力感受器,受压时通过α运动神经元负反馈抑制痉挛。推压位于肌肉中部神经进入肌肉处或其附近的穴位,可促进肌肉收缩、增加肌力。
蕾波法中的“点”是用手指或适宜硬器以适宜力度点压神经刺激点或穴位。神经刺激点很多就是祖国医学的穴位。穴位一般在外周感觉神经支干附近神经末梢密集处,这些部位微循环血管分布也较丰富。我面祖先通过大量实践确定的穴位,既是神经末梢密集处,又不在神经主干或大血管上,这样既有利于针刺等激发神经-微循环的调节,又不伤及较大的神经和血管。神经支干附近的纤维结蹄组织是神经末梢分布密集的地方,如肌筋膜中包含的神经末梢是肌肉中的10倍。纤维结蹄组织也是组织液较多的地方,组织液是流动的,并形成组织液循环网络。和推顺按摩一样,点压腱器官或其附近的穴位可阻抑痉挛;点压力弱肌中部神经进入肌肉未分支前或其附近的穴位可增加肌力;点压器官、组织的相关穴位或神经刺激点还可促进损伤修复、激发正常功能。
临床观察到,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应用蕾波推点确实效果优于传统疗法,并总结出应用要点如下:
(1)早期应用效果极佳,较晚应用也有助益。
因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出生即可发现,出生后即开始应用蕾波推点治疗效果最好。对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进行推点,首先要对每个关节异常进行肌动学评定,如马蹄内翻足主要力弱肌肉是腓骨长短肌、胫骨前肌等,要加强推点;胫骨后肌是主要挛缩肌,要用推、拨、拉手法等。
(2)蕾波推点每天进行3-4次,每次时间根据不同情况、年龄而异,一般30分钟左右。家长要学会干预方法,如每天在康复机构进行1-2次,回家还要补上量。
(3)每次推点后佩戴适宜支具,保持推点效果。
(4)2-3岁后需要时再辅助手术治疗。早期开始应用蕾波推点多数不需要手术,过早手术常弊大于利。
(5)按发育规律进行功能训练,10个月后应用蕾波矫正立板训练是重要项目。
(6)保障孩子营养及促进孩子全面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