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异常在脑瘫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对策

标签:
基因异常与脑瘫 |
脑瘫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综合征。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障碍,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等问题。
脑瘫主要易见的高危因素是早产、黄疸、感染、颅内出血、低血糖等。近年研究证实,基因、染色体异常也是脑瘫发病的重要因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突变大多数会导致疾病,造成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环境、饮食、药物、精神中许多因素都可导致基因突变。由于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的任何改变一般都导致基因的异常,因此染色体异常本质也可属基因异常范畴。
根据目前研究脑瘫发病与基因异常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
l
l
l
l
2
目前研究显示遗传性血栓形成基因、细胞活素基因、载脂蛋白E基因及其他基因是脑瘫的易感基因。
李小燕研究观察到易感基因UGTIAI TATA突变与高胆红素血症及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3
l
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ARSACS )等疾病虽明确诊断后不属于脑瘫范畴,但基因检测前常诊断为脑瘫。
临床诊断为脑损伤综合征/脑瘫的孩子,如疑似或已查出有基因、染色体异常应如何对待?
首先家长不要紧张,不要对康复失去信心。有基因、染色体异常的孩子早期、正确干预多数效果仍然是好的,即便是重症也会有进步。疑似有基因、染色体异常的,也应首先抓紧时机开始干预,需要时再查基因、染色体,不要等所有可能因素查清楚再开始干预。
有基因、染色体异常的脑损伤综合征/脑瘫的孩子,有智力发育落后的比例较高,对智力的干预应加强。
l
l
l
l
l
l
有基因异常的脑瘫,临床为肌张力障碍型的较多,蕾波推顺按摩除针对不同异常有不同方法外,应加强颈、背、腰部核心肌群推顺和脊柱两侧夹脊穴点压。
2011年美国报告了引起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疾病的突变基因,适量的左旋多巴可使之缓解,因此临床的肌张力障碍型脑瘫应进行此基因检测,如为阳性应增加适量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