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瘫尖足主要病理环节有四:小腿三头肌痉挛,较重者还伴有胫骨后肌痉挛;胫骨前肌力弱,甚者瘫痪、萎缩;跟腱有挛缩倾向或挛缩;部分迈步意识差伴有臀肌、股四头肌等力弱、髋关节发育不良等。
临床必须同时针对这四个环节干预,才能有效干预尖足,促成其迈步是足跟先着地的正常滚动步态,促进脑瘫孩子正确迈步或独走。
衡量一个方法干预尖足是否更好,主要看是否能促进孩子正确迈步或独走,而不是足跟能着地了就是有效。
临床主要以手法、器具、弹力绷带等较强牵拉跟腱或主要应用踝足矫形器时,亦可让脑瘫尖足孩子迈步时由足跟不着地到着地。但由于以这些方法为主时,增强胫前肌肌力等其他环节未有效干预,迈步姿势扔不好,还常常出现代偿性的膝反张,不能促进正确独走。此时迈步时足跟着地不是尖足异常真正纠正的指标。
脑瘫尖足由于治疗不及时、方法欠佳、量不够等,跟腱发生了挛缩,也可让原先的尖足消失,此时足跟着地了,但行走姿势扔异常或不能独走。此时的足跟着地反而是病情加重的指标。
以蕾波推、点纠正异常为基础,用“纠-训-纠”原则、按发育规律进行功能训练,是从脑瘫尖足的每个主要病理环节上有效干预的更好方法。此时迈步时足跟先着地,是尖足异常真正纠正的指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