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瘫的蕾波立位移动模式

标签:
脑瘫立位移动模式重症脑瘫救治蕾波康复法 |
分类: 小儿脑瘫 |
目前我们有了推顺按摩、点穴等效果更好的干预异常的方法,应用“纠-训-纠”的实施方案,可使绝大多数出生6个月前开始并坚持应用蕾波法干预的脑瘫孩子达到功能训练能够按发育规律进行、到1-2岁康复到基本正常。
对于就诊较晚的重症脑瘫,我们应用“重症脑瘫的立位移动模式”的原则及方法,仍可使不少孩子独走或扶助行器走起来,避免了不能立位移动的重症残疾。
“重症脑瘫的立位移动模式”的原则及方法是,如果脑瘫孩子到了1岁仍不能翻-坐-爬-站-走,就要按照“重症脑瘫的立位移动模式”的原则及方法,在推顺按摩、点穴基础上,功能训练只训练坐、站、走,舍弃翻、爬训练。因为孩子的时间、体力是有限的,必须抓住关键环节。过去爬会了才能练站走和站走姿势异常就不能立位的原则和方法,留下了不少不能立位移动的重症残疾。
开始应用的脑瘫孩子最佳年龄是1-2岁,对学龄前脑瘫孩子只要没有髋关键脱位和软组织明显粘连、挛缩、重度营养不良或其他较重疾病,都要应用“重症脑瘫的立位移动模式”的原则及方法。我们对不能站走的重症脑瘫,应用“重症脑瘫的立位移动模式”的原则及方法后可以独走或扶助行器走的最大年龄是6岁。
“重症脑瘫的立位移动模式”的方法也是治疗和预防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半脱位的有效方法。髋关节半脱位时注意站立要矫正成股骨头对准髋臼。
“重症脑瘫的立位移动模式”的主要方法是,在推顺按摩、点穴纠正肌肉痉挛、挛缩和肌肉萎缩等 异常后,进行以下训练,每日4-5次:
1 立位促通板矫正训练
立位促通板靠墙倾斜5-10度固定,或与坐起椅背靠背相互支持固定。
孩子背靠板两足肩宽站立,大腿、小腿用柔软绑带固定,腰、髋控制不好的腰、髋也固定。有膝反张的腘窝部垫适宜厚度的垫,有足内翻的小楔形板垫在足掌外侧,足外翻垫内测,尖足的垫前脚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应双手向前握一适宜木棒或家长握住双手在胸前。矫正站立后家长和孩子亲切交流、看画片等。此种立位持重、矫正站立每次20分钟左右。数日后增加以下项目:
l
l
l
2 坐起椅矫正训练
扶持两足肩宽坐后,用小薄板调整足掌能持重,绑带固定小腿,足部矫正同上。扶持或用语言、玩具引导孩子做站起、坐下的动作,起来时如双膝向内弓,两膝间绑一适宜的厚垫阻抑。每次20分钟左右。
3扶持矫正蹲起训练
有尖足的孩子用适宜小楔形板垫于前脚掌;有足内翻的孩子用适宜小楔形板垫于足外侧;有足外翻的孩子用适宜小楔形板垫于足外侧;亦可穿矫正鞋进行训练。矫正基础上的蹲起训练,不仅可增加下肢肌力,也有助于异常矫正。
有膝反张孩子,操持者用双手扶持固定孩子膝关节站起时呈微屈状态,如能在半蹲状态停留1-2秒就更好;有屈膝的孩子起立后扶持站直,协助保持伸膝数秒再进行下一个。
4
扶持双臀部站立,拇指点压于环跳穴,轻轻放手,如不稳欲倒时,用点压双环跳穴的方法,促其自身调整站稳,多次进行即可增强平衡功能及保持独站的肌群协调。
5 扶髋穴位刺激迈步
立位,双手扶持骨盆,拇指压于大腿前侧上部的脾关穴,余指压于臀部的环跳穴,左右重心转换双下肢交替持重,前后施压刺激抬起不持重侧下肢,可激发出该腿向前迈步,多日后主动的迈步意识就可形成。主动迈步后继续以上述方法扶髋,不加穴位刺激,并逐渐过度到轻扶、不扶,在保护下让孩子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