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分钟阅读蕾波康复精髓(12)——定位与定点

标签:
转载 |
一分钟阅读蕾波康复精髓(12)——定位与定点
定位
蕾波推点首先是要明确定位痉挛肌和拮抗肌。
因为痉挛肌和拮抗肌是要采用不同的推顺和点压部位,以达到解痉或增力的作用效果。
精准定位痉挛肌和拮抗肌,需要应用肌动学(kinesiology)知识。
蕾波小儿康复指导中心已经将涉及小儿脑瘫康复相关的姿势运动肌动学评定简化编制成表,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痉挛所致姿势运动异常的主要痉挛肌和拮抗肌》;《小儿脑瘫蕾波康复法》P119)
定点
蕾波推点其次是要找准神经肌肉接点、牵张反射和腱反射的敏感点。
神经-肌肉接点:位于肌肉肌腹的中间部位,针对拮抗肌点压刺激该部位可引起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而引起肌肉收缩,提高和增强拮抗肌的肌力,抵抗对冲痉挛肌的张力。
肌梭:位于骨骼肌内,是一个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本体感受器。反复推压肌梭部位可以有效提高肌梭反应阈值,降低牵张反射兴奋,从而达到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的效果。
腱器官:位于肌肉两端的肌肉肌腱移行部位,是感受肌肉张力变化的本体感受器。在点压刺激下,具有明显的降低肌肉张力,缓解痉挛的作用。由于腱器官是张力感受器,电刺激和针刺激对其无效。
牵张反射:当肌肉受到外力牵拉时,肌肉被拉长,首先兴奋肌梭的感受部分发动牵张反射,使受牵拉的肌肉收缩以对抗牵拉,此时的收缩为等张收缩。当牵拉进一步加大时,肌肉不能被继续拉长而产生只有张力变化的等长收缩,这一变化可兴奋腱器官,反馈信号传入脊髓,使中间神经元兴奋,而中间神经元对支配腱器官所在肌肉的运动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使强烈收缩的肌肉舒张以避免被牵拉的肌肉受到损伤。
神经肌肉接点、肌梭、腱器官体表点位多于经络穴位或肌肉奇穴相重合。蕾波小儿康复指导中心通过实践总结出常用经络20穴位和常用20肌肉奇穴,以方便大家学习掌握。(《常用经络20穴位和常用20肌肉奇穴》;《小儿脑瘫蕾波康复法》P99-109)
在康复实践中,有些效果敏感点,会因人、因病、因症、因时等原因而有所不同,需要康复训练师在实践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摸索。尤其是在康复一周后,效果不理想,应该注意查找定位定点的敏感程度,及时调整。
精准定位、定点是实施蕾波推点纠正异常(肌张力、姿势、运动、反射异常)的基础,是保证纠正异常,提高康复效果的重要手法,是蕾波推点运动疗法的核心要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