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衰治病要穴及其经络和相关神经

(2017-02-28 17:13:06)
标签:

经络与神经

穴位与微循环

经络推顺按摩

分类: 微循环养生


根据多年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资料和笔者对微循环的研究和穴位的应用,分析经络、穴位、神经、微循环之间的关系大体是:穴位是神经接受针、灸、电、压等信息更敏感的最佳部位,是调节神经、微循环、机体功能的“开关”和“入口”;经络的主体是神经;微循环是经络通过神经对机体进行调节的重要环节,经络不通等主要是微循环瘀滞。

穴位是我们祖先经过大量实践总结出,有明确抗衰治病的效果;经络是一些学者根据这些实践推论、勾画形成。虽然经络有辉煌的历史贡献,仍有现代应用价值,但应用经络时参考神经解剖和功能或对经络用现代神经解剖和功能来修正,可更好地发挥经络和穴位的作用。为此将抗衰治病要穴及其经络和相关神经整理如下,供同道应用时参考。

头部

1 百会

位置:头顶正中,两耳直上连线中点,帽状腱膜中。

经络:督脉。

相关神经: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2 风池

位置:后颈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与耳垂齐平。

经络:足少阳胆经。

相关神经:枕小神经分支。

上肢

3 合谷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

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相关神经:桡神经淺支和尺神经手背支。

4 列缺

位置: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距腕横纹1.5寸,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经络:手太阴肺经。

相关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

5 内关

位置:手臂内侧正中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相关神经:上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抗衰治病要穴及其经络和相关神经

抗衰治病要穴及其经络和相关神经

下肢

6 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一横指,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

经络:足阳明胃经。

相关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为腓深神经

7 下巨虚

位置:足三里下6寸,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

经络:足阳明胃经。

相关神经:腓浅神经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接近胫前肌的神经-肌肉接点。

8 阳陵泉

位置: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处,腓骨长肌、腓骨短肌上端。

经络:足少阳胆经。

相关神经: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及腓深神经处。腓浅神经的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

9 三阴交

位置:小腿内侧踝骨的最高点上3寸,胫骨边缘凹陷中,为足的三个阴经交会之处。

经络:足太阴脾经。

相关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

10 环跳

位置:臀部外上,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

经络:足少阳胆经。

相关神经:直下2~3寸为坐骨神经。

11 涌泉

位置: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经络:足少阴肾经。

相关神经:足底外、内侧神经和第2趾足底总神经。

12 委中

位置:膝后窝中点。

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相关神经:股后皮神经、胫神经。

抗衰治病要穴及其经络和相关神经

胸腹

13 膻中

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

经络:任脉。

相关神经: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14 中脘

位置:腹部正中线,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深部为胃幽门部。

经络:任脉。

相关神经:第七、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15 关元

位置:肚脐下3寸,深部为小肠、膀胱等,与泌尿、生殖系统接近。

经络:任脉。

相关神经:第十二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背部

16 足太阳膀胱经及重要穴位

位置: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位于脊柱棘突旁开1寸半。重要穴位有肺、心、肝、脾、胃、肾、大肠、小肠、膀胱等腧穴及上、次、中、下髎。与实际内脏的解剖位置基本对应。

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相关神经:不同节段脊神经。

17 华佗夹脊穴

位置:位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通过临床实践现扩展到颈椎和骶椎。

经络:经外奇穴,位于督脉和膀胱经之间。

相关神经:与脊髓、脊神经节段关系极为亲密,夹脊穴不但可影响脊神经后支还可触及其前支,能影响交感神经,从而与内脏活动相关。

抗衰治病要穴及其经络和相关神经

抗衰治病要穴及其经络和相关神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