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牵拉操阻抑痉挛优于传统牵拉


标签:
脑瘫牵拉操蕾波康复法 |
分类: 小儿脑瘫 |
针对脑瘫某组肌肉肌张力增高或肌肉痉挛,应首选蕾波推顺按摩和点穴。用该法未能完全控制的,应增加用牵拉痉挛肌的方法减轻痉挛。
通过20年临床比较,我们观察到用有节律、多次重复牵拉动作的牵拉操,缓解痉挛优于传统牵拉方法,更可贵的是还能阻抑不随意运动。如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或上肢、颈部痉挛较著孩子的交叉模式,对下肢痉挛较著脑瘫的压腿操,阻抑背部、核心肌群痉挛的骑滚肩-骨盆牵拉操等。操作要点是:
1 交叉(俯爬)模式
是孩子俯卧在模式床上进行的交叉被动运动,由4人操持,一人扶头,另二人各操持一侧上肢及扶持臀部或大腿,第4人操持双下肢,有节律的转动头颈,类似自由泳样活动上肢、压摩掌指,下肢为踏步体操动作,屈膝时足背屈、上肢手心向上于臀部,伸膝时反之。每日2-4次,每次100—200节,每50节用1分钟左右。
模式床高度、长宽以适宜操作为准,床面垫高密度海绵,其上用光滑人造革,海绵及革在床边均应向下包20厘米,有助与孩子握拳的手在床边压摩打开,上肢辅用食用淀粉压摩,自床边不抬起的压摩到臀部,抬起后施者仍应握住孩子手呈伸展状。
交叉模式在婴儿出生4-6个月开始应用效果最佳。4个月前手抓握反射尚未消失,适应宫内屈曲状的屈肌张力高仍显,仅适合推顺按摩;7-8个月后,脑瘫异常已持续数月,去除难度增加。
会正确姿势俯爬或异常纠正后可停,正确姿势俯爬是主动的交叉模式,能正确姿势俯爬的孩子异常也都基本已纠正。
俯爬模式应用的最大难点是用人较多,人数不够时亦可做分解模式,如三人可放弃下肢踏步动作;一人可分别做转头体操、手掌的反复摩、压操等。
2 压腿操
操持时患儿分腿长坐,施者坐其后或跪其后,两助手分别压膝、扶持足背屈。施者按节拍弯腰,助手扶持足背屈、分腿逐渐加大。每次5-6节,每节8-16拍,每节结束时弯腰保持10秒,然后休息5秒进行下一节。每日1-2次。
3 骑滚肩-骨盆牵拉操
患儿及施者均骑在软滚上,施者坐其后扶持一侧骨盆不动,扶持另侧肩向前中牵拉,牵拉不动时保持10-30秒,交替同法牵拉对侧,完成一节。每次8-10节。每日2-3次。此法可锻炼体轴回旋功能和阻抑不随意运动。
4 根据孩子具体状况制定的牵拉操
可为主动牵拉操,亦可为被动牵拉操,如被动仰卧下肢踏车牵拉操、主动足背屈-跖屈操、主动前臂旋前旋后操、纠正斜视的主动眼肌操等。
以上牵连操均应在孩子两餐间、情绪好是进行,哭闹时不要强迫,中途反抗时稍停片刻,宜伴有说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