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和蕾波推顺按摩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标签:
脑瘫点穴肌痉挛健康 |
分类: 小儿脑瘫 |
摘要
蕾波推顺按摩是治疗此异常的有效方法,蕾波推顺按摩主要包括“推、点、拨、拉、动”五个方面的内容。
肌肉痉挛、肌肉萎缩是许多疾病的重要病理环节,也是许多肢残朋友运动障碍加重的重要因素。治疗肌肉痉挛、肌肉萎缩的蕾波推顺按摩辅用圆石以来,不少应用者说:“这石头真神了,能够治瘫”。
“神石治瘫”神不在石,在法,在于应用适宜形状、大小,对人体无害的圆滑石头,涂少许耦合剂,着力在肌肉层,沿肌肉走向推压,在肢体主要是由远端向近端推压。这种着力在肌层、由肌肉一端向另一端的不间断地匀速推压,可通过推出陈血、引来新血,推压牵拉肌肉,刺激神经、经络、穴位等机理,有效减轻痉挛,促进力弱、萎缩肌肉恢复,阻抑粘连、挛缩,防、治瘫痪。
此法虽简单,但效果确实。每日觉醒时应1-2小时进行一次,每次时间视部位而异,一般10-20分钟。
关键词
Acupuncture point pressure and Leibo-pushing-forward massage in the application of cerebral palsy/REN Shi-guang
Myospasm and muscle
atrophy
“the
Although this
method
Keywords
Leibo-pushing-forward
massage ;the
某组肌肉痉挛、肌肉力弱是脑瘫的重要病理环节,是出现姿势、运动异常的主要基础。通过多年临床探索,我们总结出蕾波推顺按摩是对抗这两个环节更有效的方法。蕾波推顺按摩包括“推、点、拨、拉、动”五个方面的内容。本文重点介绍点穴和推顺按摩。
对某组肌肉痉挛所致异常治疗前首先要进行肌动学评定,据此结果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干预。肌动学评定主要内容是通过检查明确痉挛肌、拮抗肌和相关关节的状况,包括痉挛、瘫痪、萎缩、挛缩、粘连等。
按照发育规律促进正确的主动运动,是脑瘫康复的主要目标。我们临床观察到,在点穴、推顺按摩后更易促成正确的主动运动,可使PT、OT、ST事半功倍的完成;点穴本身还可直接激发出正确的主动运动。
“推顺按摩”是辅用耦合剂推压痉挛肌和拮抗肌或力弱、瘫痪肌群。
辅用耦合剂是为了推压力度能达到肌肉等较深组织,并能不间断推压前进;辅用按摩油力度达不到肌肉就已滑向前;不用介质不能不间断前进。
着力于肌肉层、在肢体由远端肌肉起止点延肌纤维方向朝近端肌肉起止点推压,可有效推出淤血、促进淋巴回流、引来新血,对痉挛肌可打破肌痉挛与微循环障碍之间的恶性循环,对拮抗肌或力弱肌群可有效改善肌肉微循环、增加肌力。
对痉挛肌推压还可通过推压的牵拉,减轻痉挛,这种直接的推压牵拉常常优于活动关节的牵拉,而且更安全。
推压还可通过刺激与肌肉相关的神经、经络、穴位增加肌力或减轻痉挛。一般先向心性推压3-4次,改善肌肉微循环;以推压牵拉及刺激肌肉为目的时,向心、离心推压均可,何种推压效果更著就以何种为主,或来回推压。
由于水性高分子凝胶的耦合剂几乎没有表面张力,摩擦力又非常小,因此用它做介质进行推顺按摩,可使力度更好地达到肌肉等较深组织,并能不间断地朝一定方向推进,不仅能使推顺按摩改善微循环、延伸肌肉、刺激穴位神经三大目的更好地完成,也可使点穴的效果更好。
手、耦合剂、按摩室均匀温热,对痉挛肌第一遍推压应轻缓。
“点穴”是点压痉挛肌腱器官附近的穴位或腱器官缓解痉挛及点压拮抗肌上的神经肌肉接头附近的穴位或神经肌肉接头兴奋拮抗肌。
腱器官在肌肉起止点肌肉与肌腱移行部,一般接受牵拉、点压刺激痉挛可缓解。
神经-肌肉接头是运动神经进入肌肉,分成若干细小分支前的部位,多在肌腹中部,从神经纤维传来的信号通过接头传给肌纤维,产生肌肉收缩等效应,刺激该点可引起肌肉兴奋。
腱器官及神经-肌肉接头部位亦均有穴位,除中国针灸学收录的300多个穴位外还有经筋穴位,经筋穴位是传统医学为治疗肌肉等软组织疾病又补充的200多个穴位。我们祖先很早就发现了这些敏感点,为了临床应用方便,我们可采用肌肉解剖部位或熟悉的穴位来寻找这些敏感点。
“推顺按摩”也可包含“点”的目的,即推压拮抗肌时在中部神经肌肉接头处加大力度,推压痉挛肌时在两端腱器官处加大力度。
“推、点”一般操持者用手法进行,对1岁以上的孩子亦可辅用适宜形状、大小、无害的圆润石头沾耦合剂进行。
治疗肌肉痉挛、肌肉萎缩的蕾波推顺按摩辅用圆石以来,不少应用者看到明显的效果,说:“这石头真神了,能够治瘫,那能买到?”。
“神石治瘫”神不在石,在法,应用沾耦合剂的温热圆石,对较大或较重的脑瘫可更好地着力到肌层等较深组织,获得更好疗效。
“推、点”每天要多次进行,一般觉醒时宜每1-2小时1次,每次10-20分钟左右。
因为有效的干预,一般异常能被压制1-2个小时左右,要在错误的模式又要出现之前,再输入一次正确信息,达到治疗肢体异常的同时改变脑,不能让脑的错误模式又占上风。
既往在肌肉痉挛的评定及干预中,对拮抗肌的重视不够,我们通过实践认识到,肌肉痉挛时的拮抗肌是瘫痪肌,以刺激拮抗肌为主的疗法,可以增强拮抗肌肌力、阻抑痉挛,有效促进正常功能的建立或恢复。
有学者研究观察到,从小腿前刺激痉挛性脑卒中患者的腓深神经不仅可增强胫前肌肌力,也可抑制小腿后侧肌群的牵张反射。
推顺按摩和/或点穴可使脑瘫运动、姿势、肌张力、反射四个方面异常即刻减轻。其中可使反射异常即刻消失一段时间的效果是过去康复方法不能达到的。推顺按摩和/或点穴可使踝阵挛、侧弯反射、巴氏征等病理反射阳性在几分钟阴转并维持1-2小时,每日进行多次,多日后反射与运动、姿势、肌张力异常同步正常或明显减轻。
可有效干预包括反射在内脑瘫四个方面的异常,不仅显示此法是更有效的干预方法,也支持了我们对反射异常新的解释。我们分析,脑瘫常见的反射异常,虽然损伤或发育缺陷在脑、中间环节可能较复杂,但终末效应均是不同肌群的牵张反射亢进或/和与该肌群神经支配相关的皮肤反射区对触觉、叩击震动等刺激异常敏感,激发相关肌肉收缩、痉挛所致。
点穴还能有效激发正常运动,如点穴可促进大运动的翻、坐、爬、站、走和上肢及口腔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