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任世光蕾波康复
任世光蕾波康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190
  • 关注人气:1,2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蕾波推顺按摩是阻抑脑瘫的关键措施

(2014-08-22 15:56:29)
标签:

健康

分类: 小儿脑瘫

 

 蕾波推顺按摩是阻抑脑瘫的关键措施

 

      小儿脑瘫只要能早期诊断、正确干预,多数可康复到基本正常。脑瘫早期诊断及干预,一般是指出生6个月前。

      由于脑瘫痉挛型和伴有痉挛的混合型占绝大多数,因此有效阻抑痉挛是干预的重点。蕾波推顺按摩就是我们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阻抑痉挛效果更好的方法。

      实践证明,脑瘫早期干预中以蕾波推顺按摩为基础的,轻度可康复的更快,中度可不留残疾或痕迹,重度所留残疾也明显为轻;对就诊较晚需要增加针刀、手术等治疗的,术前、后应用蕾波推顺按摩,疗程也明显缩短。当然轻度脑瘫只要干预原则对,如运动康复是以抚触、按摩、按发育规律引导或辅助运动为主,亦可获得较好疗效,但中、重度脑瘫必须以蕾波推顺按摩为基础,才能疗效更好。

      我们把蕾波推顺按摩中针对某组肌肉痉挛所致异常的干预原则和方法概括为“推、点、拨、拉、动”。

     “推”是辅用耦合剂推压痉挛肌和拮抗肌,有些推压还要扩展到相关的肌筋膜链。着力于肌肉层、由肢体远端肌肉起止点延肌纤维方向朝近端肌肉起止点推压,可有效推出陈血、引来新血,对痉挛肌可打破肌痉挛与微循环障碍之间的恶性循环减轻痉挛,对拮抗肌可有效改善肌肉微循环增加肌力。对痉挛肌推压还可通过推压的牵拉,减轻痉挛。对痉挛肌和拮抗肌的推压还可通过刺激与肌肉相关的神经、经络、穴位减轻痉挛和增加肌力。

      一般先向心性推压改善肌肉微循环,以推压牵拉或刺激神经、经络、穴位为主要目的时,向心、离心推压均可,何种推压效果更著就以何种为主,或来回推压。

      推压过程中以刺激穴位、经络、神经为主要目的时,痉挛肌在腱器官及附近的穴位增加力度,拮抗肌在神经肌肉接头及附近的穴位增加力度。腱器官在肌肉起止点肌肉与肌腱移行部,是接受牵拉、点压信息的敏感点。神经-肌肉接头是运动神经进入肌肉,分成若干细小分支前的部位,多在肌腹中部,从神经纤维传来的信号通过接头传给肌纤维,产生肌肉收缩等效应,也是肌肉接受点压等刺激的敏感点。

蕾波推顺按摩是阻抑脑瘫的关键措施

      腱器官及神经-肌肉接头部位亦均有穴位,除中国针灸学收录的300多个穴位外还有经筋穴位,经筋穴位是传统医学为治疗肌肉等软组织疾病又补充的200多个穴位。我们祖先很早就发现了这些敏感点,为了临床应用方便,我们采用肌肉解剖部位或熟悉的穴位寻找敏感点均可。

     “点”是点压痉挛肌腱器官或其附近的穴位缓解痉挛及点压拮抗肌上神经肌肉接头或其附近的穴位兴奋拮抗肌。

     “拨”是对较轻的粘连、挛缩,用一指刀拨法松解粘连、减轻挛缩;对较重的粘连、挛缩由专科医师用微创针刀疗法解除。

     “拉”是牵拉痉挛肌群。对较轻的痉挛“推、点”后如痉挛明显缓解,即可省去对痉挛肌的牵拉;对较重痉挛“推、点”后牵拉,也不用太费力即可到位,减少了牵拉过度致伤及促成关节松弛的发生。

     “动”是用引导式教育、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引导正确的主动运动。包括引导主动收缩拮抗肌增加其肌力同时也牵拉痉挛肌的运动和按正常发育规律应有的大运动、手的精细运动、口腔运动等。

     “推、点、拉、动”每天要多次进行,一般觉醒时宜每1-2小时1次,每次10-30分钟左右。因为有效的干预,一般异常能被压制1个多小时,要在错误的模式又要出现之前,再输入一次正确信息,达到治疗肢体异常的同时改变脑的目的。

     “推、点”辅用耦合剂可使力度达到肌肉、筋膜等较深组织,并能不间断地延一定方向推压前进。“推、点”一般徒手进行,对较大脑瘫可辅用石器。几个单位应用石器的体会是,施者手握合适的椭圆型手把件最适于推压,亦可点压;一头细园、另端椭圆或其他形状的,细园端最适点穴,另端亦可推压。应用石器和耦合剂的推顺按摩亦可称为耦石推拿。

蕾波推顺按摩是阻抑脑瘫的关键措施

蕾波推顺按摩是阻抑脑瘫的关键措施

      蕾波推顺按摩可有效阻抑脑瘫姿势、运动、肌张力、反射四个方面的异常,一般均可观察到即刻疗效。远期疗效的一般规律是,出生6个月前开始的,异常逐月减轻,多数3-4个月基本控制,然后减量维持到姿势、运动完全正常。

      在推顺按摩基础上的功能训练更易成功,我们称之为“纠-训-纠”原则,即在一个干预单元中,先做推顺按摩,再做功能训练,如训练中异常又有激发,单元结束时再推顺按摩一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