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婴幼儿脑瘫康复的“干预单元”模式

(2014-06-17 15:43:36)
标签:

婴幼儿脑瘫

“纠-训-纠”原则

康复干预单元

分类: 小儿脑瘫

 婴幼儿脑瘫康复的“干预单元”模式

 

    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对婴幼儿脑瘫的康复,先用蕾波推顺按摩纠正肌张力、反射、姿势异常,接着按发育规律促进正常运动等功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称之为“纠-训-纠”原则。如到了该俯爬的月龄不会俯爬,有小腿后侧肌肉痉挛,应先辅用耦合剂推压痉挛肌群和它的拮抗肌胫前肌及点压胫前肌上的敏感穴位,共10分钟左右,待痉挛有所缓解、拮抗肌被激活,用语言、玩具引导俯爬,未成功改用穴位刺激激发俯爬10分钟左右,如运动后已经控制的肌张力增高又有回升,再推顺按摩5分钟,“纠-训-纠”完成。

婴幼儿脑瘫康复的“干预单元”模式

婴幼儿脑瘫康复的“干预单元”模式

婴幼儿脑瘫康复的“干预单元”模式

    如果每次“纠-训-纠”叫做一个单元,一般婴幼儿脑瘫每天应进行3-6个单元的干预,每个单元用时30-60分钟。

在每个干预单元中除了纠正异常肌张力、促进正常运动功能外,还应包括促进视听、提高智能、改善情绪等全方位的干预,或全面关照的内容放在两个单元间进行。

    过去脑瘫干预分成大运动(PT)、精细运动(OT)、语言(ST)等,并不太适于婴幼儿脑瘫。3岁以上脑瘫的干预可针对主要异常分成PT、OT、ST等,但每个方面的干预也是贯彻“纠-训-纠”原则效果更好。

    为了贯彻婴幼儿脑瘫康复的“干预单元”模式,就必须培养技术全面的婴幼儿治疗师/康复师。2014年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上,就有学者强调培养婴幼儿康复师的重要,还有国外学者提出婴幼儿康复宜融PT、OT、ST等于一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