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评定应包括的四个方面

标签:
脑瘫评定脑瘫肌动学肌动学健康 |
分类: 小儿脑瘫 |
1. 全面评定
较全面的评定是全人关照的基础,全面康复是脑瘫康复的总目标。
□0-6岁可用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5个能区的儿心量表检测发育商,可初步了解较全面的情况。
□6岁以上可用国际健康功能与心身障碍分类系统儿童轻少年板(ICF-CY)等。
2.运动功能评定
□可用由美国发育评估与干预治疗专家编写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DMS-2),检测反射、姿势、移动、实物操作、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等,了解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和总运动的发育商。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特别是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是近年国内外脑瘫文献中最常用的评定方法。
□肌张力测定、肌力测定、关节活动范围测定、平衡功能测定、协调功能测定、步态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测定等均是运动功能评定的分项内容。
3.针对每一个姿势运动异常的肌动学评定
近年来在脑瘫等疾病的评定、治疗中,已有肌动学评定及用肌动学指导临床治疗的实践,只是还不系统、不完整,没有归结到一个方面或一个学科上。如对上、下肢,颈,躯干的徒手肌力评定即涉及到具体肌肉;骨骼肌肉评估;国际健康功能与心身障碍分类系统儿童轻少年板中神经、肌肉、骨骼之移动相关构造及功能的研究;我们通过对痉挛所致异常的肌动学分析推出的“推、点、拨、拉、动”干预原则和方法等。
对脑瘫时某一姿势运动异常的肌动学分析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②
③
④
⑤
4.根据需要增加的评定
□进一步的智能评定可用CDCC,
CDCC婴幼儿发育量表主要是根据贝莉(Bayley)婴幼儿发育量
□健康人格评定。
□视、听障碍的评定:根据眼、耳专科的检查情况,视、听诱发电位检查结果等。
□感觉统合功能评定。
□语言功能评定。
□气质评定。
□伴随孤独症、癫痫、代谢异常等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