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脑瘫独走后姿势异常应及时诊治

(2012-08-26 09:58:17)
标签:

脑瘫

独走姿势异常

姿势异常纠正

健康

分类: 小儿脑瘫

 脑瘫孩子通过早期干预能够独走,是家长和我们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孩子独走后家长欣喜的同时,容易忽视孩子一些姿势异常或者仅仅是姿势欠佳、功能欠佳的及时诊治,还错误地认为,孩子走的越多越好。有的孩子很轻的姿势、功能异常,不知不觉中逐渐加重,孩子虽然能够独走了,但留下的某些姿势异常或姿势欠佳,不仅影响功能的完善,孩子懂事后也成为心理负担之一。因此脑瘫孩子家长一定要重视脑瘫的早期干预和姿势异常或欠佳的及时诊治,脑瘫早期、正确干预是完全可以不留一般可见痕迹的。

    脑瘫孩子独走后常见的姿势异常有:

   髋外/内旋:髋外旋即孩子走路外八字,通常是臀大肌等力量不够所致。纠正方法是扶持孩子足正位、两腿肩宽做蹲下、起来的训练,应慢蹲、慢起,自己用力蹲起,家长不要拉起,足位不正应扶持固定。2-3岁的孩子蹲起宜每日100-200次左右,分多次完成。上下楼梯、后伸髋关节的动作如侧卧屈膝后蹬大腿训练等也有助益。如果孩子走路髋内旋,即内八字,通常是臀中肌等力量不够所致,可扶持孩子足轻外旋位做蹲起训练、外展髋关节的动作如侧卧伸膝抬大腿训练等。

脑瘫独走后姿势异常应及时诊治

   足内/外翻:孩子走路足内翻,即鞋的外侧磨的较多,常常是小腿外侧肌力不够、踝部韧带松弛等所致,除每天点压、按揉小腿外侧肌肉,垫足底外侧稍高的矫正鞋垫、穿可固定踝关节的高邦较硬的鞋外,应做矫正后的蹲起训练。如走路足外翻,小腿前、后肌力不够、踝部韧带松弛等都可能是原因,除每天点压、按揉小腿前、后肌肉,垫足底内侧稍高的矫正鞋垫、穿可固定踝关节的高邦较硬的鞋外,也应做矫正后的蹲起训练。

    走路全脚掌着地或淌水状:即抬不起脚,常常是小腿前侧肌力不够等所致。应每天点压、按揉小腿前侧肌,训练孩子每天多次做足背屈钩脚动作;训练孩子走路时先足跟着地,然后由足跟向足掌滚动再迈第二步。大腿前侧肌力差也有类似现象,应训练高抬大腿走、上楼梯等。

走路前后或左右晃:常常由于臀肌、髋腰部肌力不够所致,除应做蹲起、立位髋关节屈伸的腰背肌训练,根据不同情况增加仰卧搭桥、俯卧燕飞、侧卧屈膝后蹬大腿、侧卧伸膝抬大腿、仰卧抬大腿、坐椅或床边抬小腿等肌力训练。平衡较差的还应加强平衡功能训练。

屈髋:即走路时撅屁股,髂腰肌等痉挛常是重要因素。可俯卧在大球或垫上,家长一手压臀、一手上提双下肢;蹲起训练时,站起后家长一手扶持腹部、一手推压臀部,让孩子站之后再做第二个蹲起。

髋内收:即走路时两腿分不开,有时交叉相绊,内收肌等痉挛常是重要因素。可骑橡皮马或花生球,在颠弹游戏中牵拉内收肌。

屈膝:走路时膝关节伸不直,呈屈膝状行走,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腓肠肌等痉挛常是重要因素。应用立位促通板矫正固定站立后做髋关节屈伸腰背肌训练;蹲起训练时,站起后家长一手扶持大腿后部、一手推压膝部,让孩子站之后再做第二个蹲起。

脑瘫独走后姿势异常应及时诊治

膝过伸(膝反张):走路时膝关节向后凸,股四头肌力弱、膝关节韧带松弛等常是重要因素。应扶持在膝关节轻屈位置蹲起训练、保持半蹲状态肌力训练等。

⑨上肢、头颈、躯干姿势异常:行走时如有上肢、头颈、躯干等姿势异常,应根据不同原因予以矫正。

       行走时姿势异常除因某组肌肉力弱,还常常因为或伴有某组肌肉痉挛、甚至挛缩,此时应增加辅用耦合剂的推压。

所有异常除始动原因可能是某组肌肉痉挛或力量不够、关节松弛、运动训练有欠缺等,错误形成了习惯,也就是脑中有了错误模式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对异常纠正要尽早,另方面要不断提醒孩子用意识克服异常。如发现孩子行走时姿势异常,应提醒孩子纠正,如不能纠正就应让孩子暂时停下来,进行纠正异常的训练或手法干预后再走,不能让错误形成固定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