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脑瘫治疗必须兼顾肌肉痉挛及萎缩两个环节

(2012-07-25 18:02:26)
标签:

脑瘫

痉挛肌

拮抗肌

肌肉瘫痪

肌肉萎缩

分类: 小儿脑瘫

  脑瘫治疗必须兼顾肌肉痉挛及萎缩两个环节

  目前多数同道对脑瘫肌肉痉挛、挛缩的认出及治疗较为重视,近年临床观察到,忽视肌肉瘫痪、萎缩的认出及防治,也是影响脑瘫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痉挛型或伴有痉挛的混合型占脑瘫的多数。脑瘫时某组肌肉痉挛时,与其功能上对应的拮抗肌常伴有不同程度地瘫痪,随着痉挛的持续,拮抗肌瘫痪加重并出现萎缩;而拮抗肌的瘫痪、萎缩又促进痉挛肌痉挛加重、发生挛缩,二者形成恶性循环,二者是一荣俱荣、一损皆损。如果治疗仅针对其中一个环节,疗效多不够理想,如果同时兼顾两个环节,常常效果远超事半功倍。

脑瘫治疗必须兼顾肌肉痉挛及萎缩两个环节

    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了,针对脑瘫痉挛所致异常、兼顾两个环节治疗,并重视促进正常功能建立的“点、揉、拉、动”原则及实施方法。即点压痉挛肌功能上对应的拮抗肌上的敏感穴位或叩击拮抗肌;用轻缓的手法按揉痉挛肌群;牵拉痉挛肌群;引导正确的主动运动。以脑瘫尖足为例“点、揉、拉、动”实施方法是:点压足三里穴;轻缓按揉小腿后侧肌群;足背屈向下牵拉根骨;引导主动足背屈钩脚等运动。

脑瘫治疗必须兼顾肌肉痉挛及萎缩两个环节

脑瘫治疗必须兼顾肌肉痉挛及萎缩两个环节

    “点、揉、拉、动”的方法适于痉挛刚出现时,每天要多次进行,一般孩子觉醒时宜每小时1-2次,每次5分钟,可穿插在功能训练和游戏中,路途中等零散时间亦可应用。不一定拘泥于此顺序,可从和孩子一边亲切交流,一边轻缓按揉痉挛肌群开始,点压穴位刺激较强可放在最后。

    如果孩子来诊时痉挛已较明显或“点、揉、拉、动”一个月改善不著,将“揉”改为“推”,即用拨顺手法辅用耦合剂推压痉挛肌群,为便于记住要点,称之为“点、推、拉、动”。

    如果拮抗肌已有明显瘫痪、萎缩时,对拮抗肌也应辅用耦合剂推压,对拮抗肌和痉挛肌的推压每日宜6-10次,每次5-10分钟,自肌肉起点到止点延肌纤维方向,着力于肌肉中层、较缓来回推压,主要目的是推出陈血、引来鲜血。在推压结束前点压拮抗肌上的敏感穴位。称之为“推、点、拉、动”,是突出此种状况“推”的重要。如脑瘫尖足伴有小腿前侧肌瘫痪、萎缩时,对小腿前、后侧肌群推压,推压结束前,点压足三里穴1-2次,每次1-2秒。

 

   实践证明“推、点、拉、动”是减轻痉挛肌痉挛、预防挛缩,阻抑拮抗肌瘫痪、防治萎缩,促进正常功能建立的的有效方法。

   痉挛肌亦可出现萎缩,如尖足跟腱挛缩较著时,小腿后侧痉挛肌亦可发生萎缩,上述治疗也是防治此状况的方法。其他类型脑瘫由于正常运动受限,也常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辅用耦合剂推压等也有一定防治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