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脑瘫尖足时痉挛粘连挛缩萎缩的认出及干预

(2012-01-07 08:22:01)
标签:

脑瘫

脑瘫尖足

点揉拉钩治疗

一指刀拨顺法

微创小针刀

分类: 小儿脑瘫

 脑瘫尖足时痉挛粘连挛缩萎缩的认出及干预

    脑瘫尖足是指脑瘫时由于小腿后侧肌肉痉挛,小腿前侧拮抗肌相对力弱,足向足底方向发紧,扶站时足跟抬起较高,扶持迈步时足跟不着地,同时伴有足背屈角检测异常。

    肌痉挛是由于骨骼肌牵张反射亢进,活动、紧张或骨骼肌受到牵拉时,诱发该肌较强的收缩反射所致,感受器在肌梭,效应器为梭外肌纤维。

    临床观察到,脑瘫尖足时痉挛主要发生在小腿后侧肌肉,挛缩多侧重于跟腱等。一般1岁以内脑瘫的尖足,多以小腿后侧肌痉挛为主。1岁以上没有有效干预的尖足,小腿后侧肌痉挛的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挛缩、粘连及小腿前侧肌肉的萎缩等。未经正确治疗的较大脑瘫尖足,常以跟腱等挛缩、小腿后软组织粘连为主,此时小腿前侧肌多已瘫痪、萎缩,重者小腿后侧的痉挛肌由于微循环障碍、废用等也发生萎缩。

    由于处理痉挛、粘连、挛缩、萎缩的方法不同,临床必需对每一个脑瘫尖足认出这几个异常存在几种及以何为主,在均给予有效干预的基础上,重点治疗主要异常。检测方法有:

1 足背屈状况

①足背屈轻、重角测定:

    孩子仰卧,扶膝伸展位,以保障能检测到整个小腿三头肌的状况。轻而较快地压足底背屈至刚有抵抗时,再用同样力度和速度核查不再改变,足背与小腿前侧夹角为足背屈轻角,小腿三头肌牵张反射亢进、痉挛时该角加大。再以中等力度缓慢继续压足底背屈到不能压下时,足背与小腿前侧夹角为足背屈重角,重角提示小腿后侧肌腱及其他软组织有无挛缩、粘连及其程度。

    正常轻角为60-70度、重角与轻角相差无几,通过10余年临床实践我们观察到,在轻角增大前提下,轻、重角差≥20度,显示尖足主要为小腿后侧肌痉挛所致;轻、重角差10-20度,可能有挛缩成分;轻、重角差≤10度,挛缩比例较大;轻、重角相同,常主要为挛缩。

    宜先用轻而较快的手法查轻角,了解肌肉对牵拉的反应,随后以中等力度、较慢的速度查重角,主要检测肌腱等情况,重角结果中也有肌肉反应的成分。检测应一次测准,临床观察到先测轻角后,再测2-3次重角,复查轻角多比第一次测的减小,因为缓慢牵拉可减轻牵张反射。研究证实,肌梭对快速牵拉敏感,位于骨骼肌的肌纤维与肌腱交界处的腱器官对慢速牵拉敏感。

②点压足三里或用叩击等方法刺激胫前肌,激发的足背屈动作:

    足背屈≥20度,提示小腿后侧肌以痉挛为主、小腿前侧肌尚无明显瘫痪;足背屈10-20度,可能已有小腿后侧肌腱挛缩及小腿前侧肌肉力弱;足背屈≤10度,前述异常较重;不能足背屈,常为小腿后侧肌腱严重挛缩及小腿前侧肌明显瘫痪。

③主动足背屈钩脚:提示的异常及判断标准同②。

2 触摸

    用温暖的手轻缓触摸肌肉、肌腱也是检测痉挛、挛缩、萎缩、粘连的重要方法,常在前面检测基础上用触摸法补充、核实。辅用耦合剂的一指刀拨顺法即是治疗方法,也是查出软组织粘连等的方法。

    对脑瘫尖足以痉挛为主时的主要干预方法是,孩子觉醒时每小时进行1-2次“点、揉/推、拉、钩”的干预。具体方法是:①点压足三里穴,2-3秒/次;②轻缓按揉跟腱、小腿后侧肌群及腘窝部肌腱,1-2分钟/次,较重痉挛可辅用超声用耦合剂,沿肌纤维方向,以中等力度来回推压按摩,洗澡时在水中亦同法进行;③向下牵拉根骨,足背屈70度保持30-60秒/次;④听懂话后引导主动足背屈钩脚的动作。

    对肌萎缩要辅用耦合剂,沿肌纤维方向,以较大力度来回推压按摩。微循环血管与肌纤维走向是平行的,辅用耦合剂的推压可着力于肌肉层,这种来回推压可推出瘀滞的血液、引来新鲜血液,促进陈旧的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代谢及萎缩的肌肉恢复。每日多次进行,每次5-10分钟。还可增加低频电刺激、针刺等。

    对轻度粘连可用一指刀拨顺法中的拨法解除。对较重粘连、跟腱等挛缩,我国首先推出的微创小针刀方法,优于目前国内外应用的其他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