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张力是指正常人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能保持的紧张状态。正常肌张力是维持机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一些疾病导致的肌张力增高或下降均会造成姿势和运动的异常,如脑瘫等。早期发现肌张力异常有助于早期认出和鉴别疾病。检测肌张力的方法有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姿势性张力、摆动及触摸等法。下面介绍通过活动小儿关节的被动运动,检测肢体肌张力的方法。
①足背屈角
仰卧扶膝伸展位,轻缓、较快压足底背屈刚有抵抗时,足背与小腿前侧夹角为足背屈快角。
较用力、较慢压足底背屈到不能压下时,足背与小腿前侧夹角为足背屈慢角。
牵张反射亢进是肌肉发生痉挛的基础,小腿后侧肌牵张反射亢进时足背屈快角加大,快角是检测小腿后侧肌群有无痉挛,一般≥80-90度显示有痉挛;慢角判断小腿后侧肌肉、肌腱有无挛缩。
基于快、慢角检测法既能检测痉挛,又能判断有无挛缩,肢体其他几个角的检测亦宜分为快、慢角,判断标准是慢角异常时,快、慢角差≤10度显示有挛缩,快、慢角差越小,挛缩越显。。
②内收角
仰卧,握两膝保持下肢伸直,向两侧轻缓展开双下肢刚有抵抗时,两大腿间夹角为内收快角。较用力分腿到不能分开时,两大腿间夹角为内收慢角。大腿内收肌群等牵张反射亢进时快角减小;挛缩时,快、慢角差缩小。
③腘窝角
仰卧,骨盆不要离开台面,屈大腿呈膝胸位,轻缓展开小腿刚有抵抗时大、小腿间夹角为腘窝快角。较用力展开小腿到不能展开时,大、小腿间夹角为腘窝慢角。大腿后侧腘绳肌等牵张反射亢进时快角减小;挛缩时,快、慢角差缩小。
④肩外展角
仰卧上臂伸直,握双腕轻缓外展,刚有抵抗时上臂与侧胸间夹角为肩外展快角。较用力外展到不能外展开时,上臂与侧胸间夹角为肩外展慢角。胸、背等肌群牵张反射亢进时快角减小;挛缩时,快、慢角差缩小。
⑤肘伸展角
固定上臂,尽量屈肘后轻缓伸展,刚有抵抗时上臂与前臂间夹角为肘伸展快角。较用力伸展到不能伸展时,上臂与前臂间夹角为肘伸展慢角。肱二头肌等牵张反射亢进时快角减小;挛缩时,快、慢角差缩小。
表:1-9月判断肢体肌张力五个快角参考值(单位:度)
正常
轻度异常
明显异常
内收角
1-3月
≥40
20-30
≤20或无阻力
4-6月
≥70
50-60
≤50或无阻力
7-9月
≥100
80-90
≤70或无阻力
腘窝角
1-3月
≥80
60-70
≤60或无阻力
4-6月
≥90
70-80
≤70或无阻力
7-9月
≥110
90-100
≤80或无阻力
足背屈角
慢角
≤80
90-100
≥110
快角
≤80
阵发伸展
强直伸展
肩外展角
1-3月
≥60
40-50
≤40或无阻力
4-6月
≥100
90-100
≤90或无阻力
7-9月
≥130
110-120
≤110或无阻力
肘伸展角
1-3月
≥60
40-50
≤40或无阻力
4-6月
≥100
90-100
≤90或无阻力
7-9月
≥130
110-120
≤110或无阻力
注:内收角、腘窝角、足背屈角判断标准选自Amiel-Tison [1]
。肩外展角、肘伸展角
为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观察120例正常婴儿及我们统计同龄30例脑瘫初步得出,仅供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