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揉拉动佐治脑瘫痉挛所致的异常

(2011-02-20 18:46:21)
标签:

脑瘫

痉挛

姿势异常

拮抗肌点穴

按摩

分类: 小儿脑瘫
 
 
点揉拉动佐治脑瘫痉挛所致的异常

 

    小儿脑瘫痉挛型及伴有痉挛的混合型占多数,痉挛所致的姿势、运动、功能异常的有效干预,是提高脑瘫治疗效果的重要部分。根据脑瘫尖足的发生机理及临床经验,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对脑瘫尖足的“点、揉、拉、钩”干预原则,见到了更好疗效,早期应用效果尤佳。对尖足干预中的点是点压足三里穴;揉是轻缓按揉小腿后侧肌群;拉是足背屈牵拉;钩是主动钩脚训练。

    分析脑瘫其他部位痉挛所致的异常,也是同样的发生机理和发展过程,我们把“点、揉、拉、钩”的干预原则,用于脑瘫其他部位痉挛所致的异常,也获得了更好疗效。

    对脑瘫不同部位痉挛所致的异常,“点”是点压造成异常主要痉挛肌的拮抗肌上的敏感穴位,通过点压刺激穴位阻抑拮抗肌瘫痪、增强其肌力,从始动环节上对抗痉挛,同时也是向脑输送信息,促进脑损伤部分恢复或邻近的细胞代偿;

    “揉”是用温暖的手轻缓按揉痉挛肌群,一是为了改善肌肉、神经等组织的微循环,二是为了通过轻缓按揉的脱敏,减轻痉挛肌对各种刺激的痉挛反应,从而阻抑损伤、粘连、挛缩等;

    “拉”是对痉挛肌群牵拉,通过牵拉到适宜长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减轻痉挛肌的牵张反射,痉挛是牵张反射亢进的结果,脑瘫时牵张反射亢进是由于脑损伤后的支配异常;

    “钩”是用在尖足,其他部位应改为“动”,即主动运动,包括主动收缩拮抗肌增加其肌力同时也牵拉痉挛肌和与正常功能相关的其他主动运动。

    脑瘫痉挛所致的常见异常及相应的“点、揉、拉、动”干预如下:

1 手握拳发紧:点压手三里穴(屈肘肘横纹外端凹陷处下二寸);轻缓按揉前臂内侧、手掌屈肌;伸指、伸肘牵拉;主动伸指及伸手抓握、拇食指捏物等运动。

2 上臂内收发紧:点压肩井穴(肩高处岗上肌中点)、肩髃穴(三角肌上部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前凹陷处);轻缓按揉胸、背肌肉;上臂向外上方向牵拉;主动外展、上举上臂及其他肩、臂运动。

3 屈肘:点压消泺穴(上臂外侧肱三头肌中点);轻缓按揉上臂内侧肌;肘伸展牵拉;主动伸肘及其他肘部运动。

4 下肢剪刀样发紧或剪刀步:点压环跳穴(约臀外上四分之一中点)、风市穴(立位双手下垂中指所指处);轻缓按揉大腿内侧肌群;分腿牵拉;主动分腿等运动。

5 尖足:点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轻缓按揉小腿后侧肌群;仰卧或蹲斜板足背屈牵拉;主动足背屈钩脚及独站、蹲起、上下梯、独走等运动。

6 肌性足内翻:点压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轻缓按揉小腿内侧肌群;仰卧扶足轻外翻及楔形板矫正后固定站立牵拉;主动足轻外翻及站、蹲起、走等运动。

7 肌性足外翻:点压足三里穴、阴陵泉穴(小腿内侧,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与阳陵泉相对);轻缓按揉小腿前、后肌群;仰卧扶足轻内翻及楔形板矫正后固定站立牵拉;主动足轻内翻及站、蹲起、走等运动。

8 屈膝:点压伏兔穴(髌骨外上缘上六寸股直肌中);轻缓按揉大腿后侧肌群及腘窝部肌腱;扶压膝伸展牵拉;主动伸膝及站、蹲起、走等运动。

9 屈髋:点压环跳穴;轻缓按揉大腿前上深部痉挛肌群;俯卧压臀上提大腿牵拉;俯卧主动抬头抬四肢的燕飞及站、蹲起、走等运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