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重心下移的思考
(2014-11-11 15:16:43)
标签:
教育 |
分类: 班主任工作 |
一、更新观念,降低教学重心
二、重视指导学生课前、课后基础学习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超前学习。
(1)不要急于求成,老师没耐心,怪学生徒劳。任何一个习惯的养成都需要长期坚持反复训练。
(2)预习作业布置具体,切忌笼统,老师要善选择学生能够学习的内容尝试学生自学,放弃可以放弃的权利。
(3)压迫式预习,迫使不爱预习的人也要预习,告诉某某同学,我上课要抽你回答什么问题哟。
(4)课堂教学尽量预留一个预习小测试环节。比如:不讲直接叫学生上来做(适合预习的内容)学生也不是天生就脸皮厚,爱面子的人毕竟是多数。
2、课后订正作业(错题集)。
对学生的讲评作业的要求是:
(1)学生先做,说明错因,用一张纸贴在卷子上,督促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优带差。(我观察老师讲后的订正作业,其实应该改为抄写作业)
(2)老师重点看中下10来个同学的作业,确定讲解重点,准备变式训练
(3)课堂讲解,提醒记录(招呼不记录的)根据情况,原则第一次检测详讲,讲细讲透,以后跟进练习选重点讲
(4)回收检查,督促懒人。因为,老师不可能时时在身边,记笔记要准确,规范,不管对错,该记都要记,否则,自己看卷子梳理问题难度大。另外,老师的引领作用非常重要(描述、板书、语言),学生模仿老师先形似,再神似。
(5)阶段考试自命题有意识选择过去做过的题目,刺激学生看错题得高分,虽有功利成份,但可以帮助养成习惯。
三、准确的学情分析,俯身定教
四、三精
老师实施教学重心下移,以下观念必须吃透:
(1)教师讲清楚不等于教会了学生
(2)作业批改、当堂训练的实际结果决定你的本堂课的教学难度教学手段方式(教学有机智)教案只是预案
(3)高一是基础、高二是关键,坚持方显效果,源头是真问题
(4)关键是课堂,善于捕捉困难学生思维问题,有针对性教学才会抓出效率
(5)创新很重要,其实常规的落实才是真正的抓手。
(6)学生放弃学习是制约教学重心下移工作的瓶颈,抓多不如抓实,要抓好了学生的作业的数量/质量,才谈得上,教师的善教、学生的会学。
四、践行课堂教学重心下移
五、充分发挥各种考试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1)把平时的巩固性检测性考试当选拔性考试命题
2)不能体现教学重心下移,收益的只是部分学生,大面积的学生积极性被打击。
3)不能发挥考试的再学习激励作用。
4)让学生得分方面吝色,生怕学生把题做好了,生怕考不倒学生,实际上反映出老师的一种“变态”心理。
3、我们必须明白:
1)题出得难不等于老师有水平。要把题出难容易,把题出简单难。出题难是教师缺乏经验的表现。
2)题出的难表明教师缺乏创造性精神。不愿意对教材、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
3)网上下载的试题或者别的学校的试题只是一种参考,优秀的试题必须经过教师再加工。
4)障碍越少的试题对学生激励作用越大。
5)知识点无数,我们命题时候应该考查最基本、最经典的知识点。
六、学生最喜欢的练习是短平快的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