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的连词
(2011-04-27 15:26:13)
标签:
教育 |
1并列关系:指“而、与、及、既……又”。
2承接关系:指“乃、而、则、遂”。
3递进关系:指“况、尚、非徒……而”。
4选择关系:指“抑、与其……不如、孰与”。
5转折连词:指“而、然、虽……然”。
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与”表并列。
如“生庄公及公叔段。”——“及”表并列。
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况”表示递进,更何况。
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表示转折,但是。
B:偏正关系:如可分为让步、假设、因果、主从关系。
1让步连词:指“纵、虽、即”。
2假设连词:指“如、若、使、向使、虽”。
3因果连词:指“故、以”。
4主从关系:指“而、以”。
如“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表示让步关系,纵然。
如“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表示假设,如果。
前一篇:汉语中的双关
后一篇:汉语中的连词“与”—对外汉语教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