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导入法
(2010-12-02 17:41:01)
标签:
教育 |
导入是IPA国际汉语教师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好的导入方法可以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为新的一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有几种导入的方法呢?
(一)插图导入法
图片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例如在学习“购物”时,我们可以先展示一些有各种各样的衣物、首饰等图片,并通过与学生的一些简单日常对话将话题很自然地引入到“购物”这一主题上来,形象直观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激情。
(二)背景导入法
在一些口语课中,背景知识的介绍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学习以“运动”为主题的语言点时,我们可以先播放某届奥运会主题曲,然后介绍五环所分别代表的大洲、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及奥运精神等。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并掌握“运动员,参加比赛,奖牌等”等新词。这样做不但结合实际,还能把训练学生听力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多种技巧训练的目的。
(三)讨论导入法
讨论导入是一种引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以后,只要老师能够紧密结合课文,确立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议题,就不仅能成功地引入新课,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有关“节日”的主题时,老师在导入时可以播放介绍中国春节的录像片,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通过这样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了解各国节日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加深了对各国节日的了解,从而在自然、轻松地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我们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特点及知识的需求等开动脑筋,选择学生易懂,易于接受的导入方法;而且作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老师,还应经常变换方法或将几种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达到较为完善的课堂学习效果。
想知道更多信息,可以到儒森的网站看一看!http://www.mandaringarden.org/chinese/
还可以到这里来看看更多的文章哦!http://blog.sina.com.cn/alsa8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