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人知足常乐

(2010-07-11 21:49:44)
标签:

穷人

富人

麦当劳

先驱

克罗克

美国

文化

分类: 管理书籍

现在不同了,明星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今非昔比。所以明星是时尚先锋,是当代英雄,明星身上汇聚着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明星可以合理合法一夜暴富,而且是名利双收。明星不需要自己投入大量资金,自己就是最大的本钱,所以明星梦是最适合穷人的梦。

  那些在演艺班和体校里刻苦训练的孩子,他们本人可能是图好玩,可他们的家长,内心深处无不希望一个巨星由此诞生,孩子的命运由此改变。

  天生我材必有用,穷人也是人,也是人才,对于穷人来说,发掘好自己身上固有的资源,钱途应该还是有的。

  穷人知足常乐

  富人深知每一笔投资都有风险,但他别无选择,因为他如果不投资,不继续创业,就有重新沦为穷人的可能。

  穷人看到富人赚了一百万,就想"要是我有这么多钱,就是躺着吃一辈子也够了"。

  但对富人来说,不可能够,因为他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都与穷人不同。很多富人是从穷人中来的,但不可能再回到穷人中去,所以他是提得起,放不下。纵然他输得精光,倾家荡产,他的需求和思维仍是富人式的。富人哪怕一无所有了,他和一般穷人仍然不同,他的观念已经嬗变,他绝不会甘心,他会东山再起。

  而穷人每看到一个富人破产了,除了幸灾乐祸之外,常常都伴随着怡然自得。他们常常感叹富人何苦去冒那么大的险,受那么大的罪,"知足常乐呀!"他说,一副得道的样子。殊不知,不投资也有风险,而且风险是绝对的--穷人最大的风险就在于,他一辈子都是穷人。

  穷人只会跟进

  富人将穷人的钱集中起来,投资,放大,让它尽情膨胀。富人就像聚光镜,无数穷人可怜的财富被他聚敛起来,变成高能强光,他自己也成了金光灿烂的活佛,让人睁不开眼,不敢正视。

  正因为如此,富人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将别人的钱集中起来。通常他们都有自己的方式。富人赚穷人的钱,只需要一种观念,一种时尚,一种口号,一种模式;而穷人要赚富人的钱,只有靠下力。

  可悲的是,穷人都急于致富,又怕被人当成穷人,所以他们从来就是时尚的追捧者,轻而易举落进富人的圈套。

  所有流行的概念和口号都是富人制造出来的,而穷人则是不倦的追随者,乐此不疲。

  富人树立榜样,是为了让穷人跟进。只要有人跟进,他的队伍就越来越大,他的机会就来了。

  穷人太超前

  青年人常常热衷于做先驱,其实"先驱"是个悲剧性的词汇,所有的先驱,几乎都没有好结果。

  先驱也就意味着先知先觉。风起于青萍之末,先驱就闻到了风云的气息,他天生雄心勃勃,热血随时准备沸腾,他的敏感与激情,使他不能坐视潮流的变化,他相信自己已经看清了时代的走向,于是挽起裤脚,纵身一跳。

  这一跳就再难回头。虽然他是正确的、先进的,甚至是伟大的,但是潮流还没形成气候,他只能孤军奋战,与虽然落后却依然强大的旧势力搏斗。他是如此渺小,如此艰难,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终点还很遥远,他已经无力挣扎,倒在半路上。

  这时后面跟上来一个人,奄奄一息的先驱,顺手就把旗帜交给了来人,这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接过来,沿着先驱已经探明的方向,踏着先驱已经开辟的道路,一路奋勇向前,结果他到达了胜利的彼岸。

  成大业的往往是后来者,中国第一代富人,其实都是小富人,现在看来已经算不上什么,真正成大器的是二代三代,甚至辈分更低者。

  富人并不一定是最先觉醒的人,不一定是某个伟大创意的发明者,他只需要把别人的创意发扬光大,就足以成就自己的辉煌。富人不一定是巨人,但他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人。

  穷人不识时务

  人类发明第一辆火车时,它造价又高,跑得又慢,还要铺上铁轨,劳神费力,那时候,火车的效率可能远远不及传统的马车。

  但是火车注定是要战胜马车的,这是历史的趋势,并不因为暂时的优劣而改变。也许从当时的经济效益看,坐马车更合算,但选择不同的车却是选择了不同的时代,也就是不同的生存方式和不同的前景。

  掌握趋势就是掌握未来,掌握发展的机会。当一种趋势苗头初现时,能够发现,并且把握住,就是真的英雄。

  当年,一个叫克罗克的奶昔机器推销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业务报表上发现,有一家名叫麦当劳的餐厅一口气订购了八台奶昔机器,而一般的店也不过只需要一两台。他就从这个订购单上发现了苗头,他认定这是一家不一般的店,立刻动身前往。这一去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

  克罗克到了麦当劳餐厅,立刻被那种独特的快餐氛围所感染。他意识到,在一个大工业时期,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正是潮流所在。他立即找到店主麦当劳兄弟,提出他的扩张计划,他要在美国克隆出遍地的麦当劳快餐店。但麦当劳兄弟并不很感兴趣,就凭着洛杉矶这一个店,一年已经能够稳赚10万美元,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字,他们已经很满足了。经过艰苦的谈判,克罗克才获得条件苛刻的授权,开始在美国各地推销麦当劳连锁店的加盟权。

  当年的克罗克已是53岁。他不仅放弃了熟悉的工作,还得自己承担连锁店的行销费用,四处奔波而赚钱又少,以至于结婚39年的老婆也终于离婚而去。

  虽然损失惨重,但克罗克认准了,绝不放弃。6年之后,麦当劳在全美国的连锁店达到200多家。克罗克又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借了270万美元,把麦当劳这个商标全部买断,他终于成了麦当劳的主人。之后仅仅过了10年,美国的麦当劳连锁店就达到700多家,股票也上市,成为巴菲特长久持有的赚钱机器。

本文由江阴人才网http://jiangyin.zgrcjyw.com编辑部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穷人重视手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