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论就业

(2010-07-11 16:38:08)
标签:

就业

工商业

中国人

学业

商场

校园

分类: 社会新闻

 有人认为就业问题的出现是工厂商场太少的缘故,可我恰恰认为是数量过多的缘故。在发展中,中国人疏忽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工商业不是无底洞。无休止的创办工厂商场不可能给中国带来好处,而只能造成破坏市场经济规律出现更大问题的后果。打个比方吧,一壶水要是全放在一起能够解渴,但要是将其分成一百个或者一千个杯子来装,请问情况如何呢?
    我曾经听到这样的论调;西方人重在消费、而中国人重在存钱,这种言论不敢苟同。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去商场卖东西的中国人那个不是大包小包。为了吸引中国人购物,一些国家还制定吸引中国顾客的政策。试问,要是中国人不擅长购物,这些国家会怎么做吗?关键原因,还在于经济政策上。
    中国长期习惯了集中管理的体制;比如统一分配就业人员,然而这种制度在今天;竞争力激烈的时代是不适应的。一些国家的做法或许可以起到启迪的作用,在这些国家中不是纯粹的给予一份工作而是提供一种模式一个环境。比如允许老百姓自己出书卖书以及大力发展网络职业,还有就是允许民间建立演出团队等。
    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举措,却是实实在在的给老百姓带来了福音。因此中国不要光考虑分配职业,是否能够创造一种新的模式让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现在大学生勤工俭学大部分是在工商业中选择职业,这样对身体对学业都是有害的。是否可以创造一些符合大学生性质的网络职业,这样既可以达到勤工俭学的目的又不至于损害大学生的身体影响到学业。

本文由江阴人才网http://jiangyin.zgrcjyw.com编辑部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