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字联:柳剥皮挂灯谜自取其辱:
对联创作中有一种析字法,将某些汉字的形体拆分或合并,借以巧妙地表达作者意图。好的析字联,语言曲折有致,耐人咀嚼,如同谜语一般,富于趣味性。
清朝同治年间,四川有个县官姓柳名儒卿,为官不正,惯于搜刮民脂,大伙儿背地里都叫他柳剥皮。有一年元宵节,县里要挂花灯制灯谜,柳剥皮自己不会,便请人代制一副。那人也没有推辞,当天就给他送上了一副谜联:
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
惯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
(上下联各猜一字)
柳剥皮也不细看,便叫人挂在门口。来猜灯谜的人很多,不少人看出其中奥妙,不由捧腹大笑,连连称赞:“这个谜联做得好!”
这就是一副巧妙的析字联,谜底到底是什么呢?且看:“非正人”是“亻”,“装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是“需”(需和雷字形相似,面字少三横为而),上联合而为“儒”字。“惯开私卯”,就是将“卯”分开在两边,“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良字去掉头上一点,是“艮”,下联合而为“卿”字。
上下联的谜底“儒卿”,正是柳剥皮的大名。联作者用析字法辛辣地讽刺了他的贪婪和不公正,人们当然要笑了!
02
偏旁联: 烟锁池塘柳
汉字的偏旁结构,千姿百态,也被古今联家以独特的构思方法,用到对联之中,别具趣味。
有同偏旁联,如“守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客官寓安宅,富室宽宏。”也有不同偏旁联,如“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碧水淼淼,江河湖海汪洋。”
最著名的,则是一副五行偏旁联,精妙绝伦,有天下绝对之称,那就是:烟锁池塘柳。
此句最早见于明代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池塘烟柳图,意境优美。但短短五个字用了五个偏旁,正合金木水火土五行,因此要对好极难。陈子升绞尽脑汁,作了三个对句:灯垂锦槛波/烽销极塞鸿/钟沉胚榭灯。后人被这一巧对吸引,各展才华,又贡献了一些巧妙的对句,如:桃燃锦江堤/灯深村寺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