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神韵-七律-骊靬罗马城畅想---探访骊靬村古罗马后裔
(2015-08-24 20:16:08)
标签:
绝律春秋原创诗词中华新韵文化情感 |
骊靬罗马城畅想
---探访骊靬村古罗马后裔
王者伟东
战火时燃大雪飞,龙师剑指郅支威。
匈奴败退魂飘散,汉将长驱血助推。
斩获鱼鳞罗马阵,生俘异虏古城碑。
骊靬驯化西洋裔,守土屯耕梦不归。
为骊靬县,甘肃省骊靬村位于戈壁沙漠边缘,距离最近的城市三
百多公里。据汉书陈汤传中记载,在公元前36年,在一次征讨匈
奴郅支城时,俘虏了一支有鱼鳞阵和重木筑城的军队,将其至于
骊靬。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1月26日发了1条新闻“DNA分析显
示中国骊靬村村民可能是古罗马人后裔”。随后,国内也出现了
类似的新闻报道,这些文章中说甘肃永昌县骊靬村民中有人是绿
眼睛,早就有关于他们是古罗马军队后裔的观点,而新的DNA证据
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公元53年,古罗马“三巨头”之一克拉苏率领大军东征安息(今
伊朗东北),在卡尔莱(今叙利亚的帕提亚)遭到安息军队的围歼,
统帅克拉苏被俘斩首,一度所向无敌的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第一军团约6000余人拼死突
围。33年后,罗马帝国与安息在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之
后,终于化干戈为玉帛,签订了和约,双方开始相互遣返战争俘
虏。当罗马帝国要求遣返在卡尔莱战争中被俘的官兵时,安息国
当局否认其事。罗马人惊奇地发现,当年突围的古罗马第一军团
6000余人神秘地失踪了。第一军团的消失成了罗马史上的一桩悬
案,而这桩悬案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中西方史学界。
在阅读中国史籍《汉书·陈汤传》时发现:公元前36年,西汉王
朝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率4万将士西征匈奴于郅支城
(前苏联的江布尔城)…征战途中,西汉将士注意到单于手下有一
支很奇特的雇佣军,他们以步兵百余人组成“夹门鱼鳞阵”,土
城外设置“重木城”.而这种用圆形盾牌组成鱼鳞阵的进攻阵式,
和土城外修重木城的防御手段,正是罗马军队所独有的作战手段.
当年陈汤等人看到的这支奇特的队伍是不是就是17年前失踪的古
罗马第一军团的残部?有学者从史书上查到,郅支城之战,汉军
大获全胜,斩首1518人,活捉145人,受降1000余人.甘延寿、陈
汤等将这些战俘带回中国。与此同时,西汉河西地区的版图上突
然出现了一个名为“骊靬”的县,同时还修建了骊靬城堡。这两
大事件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关联。通过研究史籍,关教授还注意到
《后汉书》的一条记载:“汉初设骊靬县,取国名为县。”“骊
靬”正是当时中国人对罗马的称谓。既然是“取国名为县”,那
么,这个新出现的县肯定是为了安置罗马人而设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