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神话撞天弦
王者伟东
---题会宁县会师中学管乐团
西洋管乐催神话,祖厉河边续美传。
梦手勤聪山里苦,云心傲幻曲中甜。
三军灌注精灵气,百姓陶泽质朴泉。
笑看今朝光彩路,扬鞭特步撞天弦。

学校简介
学校历史沿革
会师中学位于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革命圣地——甘肃省会宁县城。学校始建于1985年,是一所独立初中。建校以来,学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勇于教改,勤于探索。办学规模逐渐增大,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发展规模
悠悠祖厉河,巍巍会师塔。在会宁这块有着悠久历史、渊博文化的热土上,冉冉升起的一颗闪耀着新时代光芒的教育之星会师中学。本着“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素质、全面育人”的“大教育”方针,会师中学通过提升办学理念,定位教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使校园文化建设、“三风”建设和校园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内涵建设呈现出了长足发展的良好态势,赢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
学校在校园的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建立了可供教师教学用的图书资料室;理、化(生)实验室仪器配备达国家Ⅱ类标准;且建立了远程教育网。升学率、全科合格率均位居全县前列。
学校秉承精神
校风
多年来,学校秉承红军长征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形成了“文明、团结、求实、开拓”的优良校风和“勤学善思,立志争先”的学风,并始终以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为平台依法治校。以优秀的教学质量,良好的环境,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信赖和学生的热爱。
教学教风
会师中学在教学中以抓课堂教学为核心。细化“慈、严、精、勤”的教学教风,学习杜郎口、如东的教学经验;请专家讲学,充分发挥如东支教专家的全面指导。跟踪调研课、行政课、示范课、研究课、汇报课;监控课堂;展示课堂。学校管理贯彻“君子务本、务本而道生”的理念。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规章制度。
会师中学乐队-从会宁起步奏响维也纳
从会宁到维也纳的路有多远?
甘肃省白银市有个中外驰名的会宁县,当初,它是红军胜利会师的红色圣地;其后,它是诞出7万高考生的“贫困状元县”;而今,它又因拥有57名“乐盲”凑成的中学乐队而闻名:在一年内从零起点到拿下全国中学生乐队比赛一等奖而受邀维也纳演出……
一个吃政府救济的西部边远县份,一所只有初中建制的中学,一堆从五线谱学起的乐手……贫瘠荒漠的土壤,如何能诞生出亟须“富养”的一支乐队?一个希望以艺术促进教育的校长,在这块小小的试验田里,编织着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的梦想。
幻想20年后
出个诺奖得主
从白银市下会宁县,没有铁路,只通大巴。
班车在荒芜、突兀的大小土丘中蜿蜒穿梭。气温已是零摄氏度,众人口中的哈气泛着白雾,车上却不通暖气。近6小时车程下来,虽窗门紧闭,每人身上还是披了一层薄薄的黄土。
下午近两点时分,终于到达县城。提着行李站在路边,却不知校址方位。看见三两学生路过,上前问路,只一句“学校中有个乐队”,个个用手一指,胜似地图。
过后知晓,不管是每日的午后四点到五点,还是晚上的八点到九点,抑或是周六日的上下午时段,都属学校乐队排练的时辰;这时,你无需动嘴,只需凭耳朵的指引,便可循着空中传来的乐声,来到音响发出的地方——会师中学。
已进知天命之年的吴泰祥,在校长位子上坐了20多年。送走了一届届学生,他不停地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培养出优秀的考生,却培养不出超一流的科学家?他开始苦心研究稀有人才的诞生之路,很快他找到了“音乐”这把钥匙。
“爱因斯坦擅长小提琴和钢琴,达芬奇精通建筑学、数学、解剖学,歌德写了《植物形态学》……我意识到就教育抓教育会毁了教育;我想在会师中学开一块‘试验田’,以班组团建制乐队,用艺术促创新教育,或许20年后,这班学生中会出个诺奖得主。”
乐团是个费钱的差事,首先就要买乐器,钱从哪里来?吴泰祥卖了原先买的一套住房,然后瞒着妻子拿出15万,在网上找到广东一家乐器厂,买了几十件入门级的乐器,剩下的钱,用来聘请指导老师。
2011年8月15日,8年级11班——以班建制的乐团有了名字:“爱因斯坦班”。
但组建之初,好多学生和家长却担心练习乐器影响学业,报名的时候只有20余人,好说歹说才凑够了一个班。
吴泰祥告诉记者,一个有意思的变化是:今年乐团班招生,报名的学生太踊跃,一下子扩招了两个班。
10平方米窝棚与海顿的《惊愕交响曲》
田富军家在县城临时栖身于余家巷的一排农民临时搭建的出租屋,面积仅有10平方米。昏暗的灯光下,比田富军小四岁的弟弟正在唯一的桌子上写作业;上下两层的一张单人床和双人床,几乎占去了屋内三分之二的面积;门口的炉子上,热着母亲刚做好的晚饭:一碗熟腌菜和半锅混合面的面片。
阴山村阴山社是会宁县最穷的地方之一。孙晓霞一辈子最后悔的是,儿子田富军出生时,她没有注意其鞘膜是否异样,直到一岁时体内积液致全身浮肿,他幼小的腿胀成成人胳膊粗……而后不久,儿子就被确诊为肾病综合症,七岁时送上手术台做了几个小时的手术……其后,田富军一直靠激素控制病情。
截至13岁,田富军的医药费花了12万。现在他每天喝一服汤药,药价是10元多。孙晓霞每天出去三次清扫街道,一个月下来300余元。田父于是外出到建筑工地打零工,每半年和家人团聚一次。
去年小学毕业时,身体如病秧子的儿子却执意要报会师中学的音乐班。孙晓霞暗自思量,如果学校让各自家里买乐器,再算上按小时收费的指导费,动辄成百上千的费用对于一月才能见一次油腥的家境将如何筹措?
不愿拗着孩子心思的孙晓霞尝试去满足孩子的夙愿,但老师却发现田富军的肺活量根本无法胜任他心仪的长号。田富军几乎要失望了,这时,副校长杜正权过来告诉他,老师们反复商量,帮他选了一种相对最轻松最省力的打击乐器——小军鼓。
从此,孙晓霞在家中看到了这样一个“新生”的儿子:每天做完作业后,他便花上个把小时敲打各种“乐器”:脸盆、鞋盒、凳子……口里还经常哼唱各种曲子。
记者到田富军家时,他正在一个形如便携CD机的方盘上击打,这个“哑鼓”是小军鼓的替代物,妈妈花了一个月扫街钱刚帮他买下。田富军告诉记者,因为全校只有一个实鼓,而乐团就有三个,乐手有十个人,因此,他很珍惜和真鼓相对的机会。
和记者谈起音乐,平时有些木讷的田富军,脸上泛出生动之光。他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乐曲是海顿的《惊愕交响曲》;那是春节时,他从亲戚的手机乐库中无意听到的。在初闻的刹那,他便迷上了这首出自“交响乐之父”的乐曲。“时而静如流水,时而高亢激昂,前后巨大的反差让我陶醉。”他这样向记者描述。
杜正权告诉记者,这个从五线谱学起的乡下孩子,如今不但是打击乐的主力选手,各科成绩也稳步上升,从入学时综合第二名,牢牢雄踞霸主位置。
乐队不是选秀,不让一个学生落下
“爱因斯坦班”成立之初,会师中学的30余名老师兴冲冲地每天跟着“蹭学”,可惜的是,一年时间过去后,只剩七年级的语文任老师“孤独一枝”。“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大人全部被娃娃甩在了后面。”吴校长如是说。
13种最基础的乐器凑齐后,虽然基本都是从乐盲起步,但10天过去后,吹拉弹唱的基本调调还是有的;只有吹萨克斯管的康文琪始终不上路,显山露水地成了乐队的“尾巴”。
杜正权告诉记者,萨克斯管有高、中、低三个音区,不知是口型的问题,还是手势的问题,萨克斯管到了康文琪嘴上,音调到处乱跑,低音一吹就跑到中音;不合奏尚可,一合奏她吹出的就是不和谐音符。
“看来康文琪真的不是学乐器的料,如此下去,不但她上不了路,还会拖累整个乐队;干脆把她劝退吧!”有此想法的远不止一个老师。
吴校长和杜副校长思忖了许久。他们观察到,这时的康文琪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每个课间都在角落默默练习,从口型到手势,毫不含糊。
最终他们决定,一个也不刷下。吴泰祥说:“我们当初建班的宗旨之一,就是通过音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如果现在一遇到问题就把孩子刷下,这不正和我们的初衷违背吗?相信孩子在丢了脸面的同时势必会丧失自信。乐团不是选秀,更是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就在决定留用的几天后,奇迹发生了。用康文琪自己的话说,“不知怎么吹着吹着,突然有一次,总是跑到中音的声调,结结实实吹出了它该在的位置,刹那间,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那天采访康文琪,她告诉记者,她一点也不知道有这个过程,只是那个阶段,她已意识到自己是“拖后腿的人”,时时刻刻等着有人通知她被筛掉,每日在惶恐中度过。
而今的康文琪,不但在几个萨克斯手中位居中游,学习成绩也高升了二十几名。她对记者说:“很简单,是音乐给了我自信!”
被窝里打拍子,妻子胳膊上练萨克斯
11月14日,农历十月初一。按照当地人风俗,在这一天,但凡有孝心的子女,都要给逝去的亲人烧些纸衣纸裤以御寒。
当三两的人们陆续“收工”往家赶的时候,身兼会师中学副校长、爱因斯坦班指挥、初二(11)班班主任、地理课任教师,以及萨克斯替补乐手的杜正权,却从草草扒拉了两口的饭桌旁起身,抹抹嘴说,“到点了,我得回去给乐团上课了”……
吴泰祥说,他这一走,又得晚上九点半后见了。他告诉记者,杜的“不孝”,不只这一回;此前一周,恰逢他老父亲83岁寿辰,散居各地的兄弟姐妹全回村祝寿,唯有他因乐团排练缺席。几个兄弟事后带话过来责问:“你心中乐团的位置比老父亲还重要?”
不光是老父亲,因其担任萨克斯手和乐团指挥遭受“牵连”的还有他的妻子。
乐团组建之初,杜正权本想自己学一件乐器,于是便选中了萨克斯管。谁知,不到半个月,说好的指挥不干了,一干人马被撂了下来。
怎么办?当年上师范时,杜正权学过两年乐理,会吹笛子,还能踩上几脚脚踏风琴;简谱虽没问题,但五线谱只是略有接触。如此,他便是这学校中最有基础的音乐家了!关键是此时如果他不肯上,唯一的结果就是刚费劲搭起的乐队就要黄了。于是吴泰祥鼓动他道:“想想看,你不上谁上?”
在初学指挥和乐器的半年间,杜正权绝对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每天中午工作餐,一块吃饭的老师发现,在等饭的时候,他总是两手比划着吹奏的样式。这时谁跟他说话,他都听不见。
有一天,吴泰祥无意从杜正权妻子嘴里听到这样的故事:老杜现在每天夜里睡觉都“打把势”:清醒时是按音节操练,睡着时是登台指挥。最让她受不了的,是自己的胳膊成了丈夫的模拟乐器,被他当成萨克斯管捏来按去……
7天集训吹出获奖的《号手的节日》
2012年8月15日,“爱因斯坦班”满一周岁了。
此时从省会兰州传来消息,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将于一周后在兰举行。因为会宁县所在的白银市没有中学乐队,因此,担任乐团总指挥的马晓斌便通过特批指标让他们参加了比赛。
此时,建团一年的爱因斯坦班成效已经显现,小号团队6名选手是进步最快的;因此如果能找到一种由小号领奏的乐曲,肯定是最适合的。选什么呢?
由美国音乐家创作的《号手的节日》闪现在马晓斌的脑海中。但是,这是一首衡量号手本领的试金石,没有三年以上的演奏,别想碰这曲子;即使学了三年以上的人,也不敢保证吹奏这首曲目不出错。
从报名到比赛,孩子们仅有一周的时间。
三天的集训下来后,1个男孩和5个女孩的嘴唇都磨出了血泡。马晓斌吓了一大跳。他深知,钢管的演奏必须依靠嘴唇的震动发声,一贴胶布肉就“死”了。因此,作为号手最忌赛前上火、结痂。
他宣布,练习停止;集中喝药抹药,内服冲剂去火,外涂药膏消炎。
8月23日,一个令会师中学骄傲的日子。
6个小号选手和其余50多名乐手上场了。6位号手撕去了粘在她们唇上的胶布,用溢血的唇吹起了优美的旋律……而穿着临时借来的燕尾服指挥的,正是她们赶着鸭子上架的老师杜正权。
演出后,兰州市的两家专业乐团甘肃省歌剧院交响乐团和兰州市歌剧院交响乐团的人士走过来问:“你们是不是把调式降低了?”马晓斌回答:“原调!”
回到会宁后,比赛结果出来了:会师乐团获得一等奖,且位列三名一等奖的第二名,高出有着几十年乐团经历的兰州一中0.02分。
尾声:
北京金帆合唱团艺术指导教师海倩雯在听了孩子们的演奏后,只说了一个词:“震撼!”她说,这么贫困的地方,这么简陋的条件,居然有一群演奏得这么好的娃娃,应该让他们走出去。
她给奥地利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艺术总监维尔特先生推荐了这支来自中国西部贫困山区的中学生乐团。维尔特当即亲笔写下邀请函,邀请会师中学乐团明年1月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甘肃会宁,是甘肃省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和许多地处边远的小县
城一样,除了戏曲表演,那里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
虽然地处偏远,会宁却是全国驰名的高考状元县.自从高考制度恢复以来,
喝著面疙瘩汤苦学的传统让一批批会宁学子走出了大山,走到了全国甚至
全世界。从去年夏天开始,状元县上会师中学的校园里却开始传出了各种
乐器发出的嘟嘟哒哒声。在这个汽车喇叭声都不多的县城里,这些声音显
得有些与众不同。
去年春节,县电视台的2012年新春音乐会上,第一次有了《非洲交响乐》、
《拉德斯基进行曲》这些西洋乐曲。演奏这些曲子的是县上会师中学的学
生管乐团。那是这支乐团一次公开亮相。
从那时开始,乐团、交响乐、进行曲这些在当地人耳中听著陌生,说著也
绕口的词语开始被大家议论起来。前不久,会师中学的孩子们要去维也纳
演出的消息,更是让这个小县城沸腾了一阵子。
这个乐团的诞生,源於校长吴泰祥对於素质教育的思考。“状元校长”的
思考:除了学习成绩,我们的孩子还应该追求点啥?冬至的一场大雪后,这
个山里的小县城有了一种刺骨的寒冷。每个人的嘴唇边都冒著“白烟”,只
要在外面待一会儿就会觉得从头到脚都是很僵硬的。而此时,像每一个周日
的早晨一样,会师中学的排练厅和教学楼里,各种乐器的声音已经让校园里
变得热闹起来了。这个学校,现在一共有三个乐器班,也就是三个管乐团。
年过半百的校长吴泰祥,看著学生的眼神就像看自己的孩子。当初,为了办
乐团,他不惜卖掉自己的一套房子.就是那15万,给孩子们买了第一批乐器。
吴泰祥是这个状元县的“状元校长”。做了20年校长的他骄傲地告诉记者,
只要自己当哪个学校的校长,这个学校就不可能是第二名。“5年前我刚刚
调到会师中学的时候,它在全县的初中里排名第18,现在已经是第一了。”
抓学习成绩,吴泰祥很有一套。但是同时他也在思考,难道这样就够了吗?
我们的孩子,除了会苦读书、会应付考试之外,还应该会些什么?思考中,
钱学森在病榻上的一句话,给了他灵感:“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
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钱学森的对话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
遍,那时候就开始酝酿著要搞个乐团。”吴泰祥说。不是招特长生,就是培
养普通孩子。一个以班为单位做乐团,就算万一因为演出落了课,补起来也
方便。吴泰祥的构想在这个小县城显得太前卫。一开始,甚至连学校里的老
师们都处於观望的状态。尽管有小学老师在毕业班上的宣传,第一次报名勉
强才报了20多个人,连一个班都凑不够。“最后,好说歹说才报了53个人,
凑够了一个班。好多家长听说是乐器班,以为是小学里的鼓号队。还有一些
是抱著让孩子假期有个地方去的想法参加的。”吴泰祥说。那时候,除了一
直支持他的副校长杜正权,也就是后来会师中学管乐一团的团长、乐团所在
班级的班主任,很多人都不知道他要办的其实是一个可以演奏交响乐的真正
的管乐团。吴泰祥是认真的。他不但四处筹措经费搞乐团的硬件设施建设,
还从兰州请来了有著丰富的学生乐团指导经验的指挥马晓斌和教各种乐器的
老师。虽说是认真的,但还是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乐器买的是刚刚能吹
的,在学校其他老师眼中懂音乐的班主任杜正权其实也不过是在师范读书的
时候学过一点乐理,能识简谱。而排练厅原来其实是自行车棚。自行车棚改
建的排练厅里,练出了全省一等奖谁也没想到,这些山里孩子在曾经的自行
车棚里排练了一年就征服了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甘肃赛区的评委,
得了个全省一等奖。而这些孩子一年前还不识谱、甚至连乐器的正反都不知
道。2012年8月,兰州要举行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会宁县所在的白
银市没有中学乐队,学校从兰州专门请来的总指挥的马晓斌只能通过特批指
标让这会师中学参加了比赛。马晓斌破格争取来的名额,师生们觉得弥足珍
贵。但是从曲目确定到比赛只有7天时间,只能破釜沉舟。会师中学副校长、
爱因斯坦班指挥、初二(11)班班主任、地理课任教师,以及萨克斯替补乐
手的杜正权在参赛期间的日记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也记录了孩子们超乎
他们年龄的付出。
“参赛的第一首曲子《摇滚乐集成曲》赛前我并没感觉害怕,《号手的节日》
可苦了我,变化多端,要顺著主奏的正拍打出伴奏的反拍,许多地方对於我来
说,简直就是一种极限的挑战。我走在路上学,在家里对著镜子学,躺在床上
也学,原想著趁这两天回乡下看看父母,但是,我的指挥还没学会,没办法,
还是继续苦干吧……我突发奇想,想把曲谱简化一下,我马上爬起来,拿纸画
线记谱,写了又改,改了又抄,整整一个晚上。”这是团长杜正权参赛时期的
一篇日记,详细地记载了兰州参加比赛时的真实情况。“孩子们就是心地很单
纯,演奏把他们的潜力都激发出来了。”马晓斌和其他几位老师都这样评价会
师中学管乐团的孩子们。
北京金帆合唱团的艺术指导海倩文老师在听过会师中学管乐团的表演后,深为
感慨。她给奥地利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艺术总监维尔特先生推荐了这支来自中
国西部贫困山区的中学生乐团。维尔特当即写下了邀请函,邀请会师中学乐团
明年1月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维也纳之行,不仅仅是金色大厅、得省上的奖、
去维也纳演出,其实这些都不在吴泰祥的意料之中。但他觉得这是孩子们凭自
己努力争取来的机会,能出去走走对孩子们很好。他说,“我们这个地方,和外
面交流的时间也很少,不过是同质性的文化在碰撞,撞不出什麼结果。我让孩
子们学音乐,尤其是西洋乐,就是想拓宽孩子们的视野。音乐是一种共通的语
言,学习音乐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文化碰撞的过程。看看能撞出什么来。”现
在,面对这个不小心撞出来的出国机会,他在为这些孩子骄傲自豪的同时,更
发愁的是去维也纳需要的近200万经费。“这笔钱确实很多。你要知道,在我们
县,许多学校现在甚至连取暖的设施都没有,出国更是想都不敢想。但是我觉
得这钱值得花,我们的孩子好多都是农家孩子,能在这个年纪出去外面看看,
会对他们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机会错过了就不再有了。我们去了绝不仅
仅是去演出的,我会让他们每个人做一个景点的导游,让他们向大家介绍当地
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文化。回来之后他们可以把这段经历讲给县上其他学校
的孩子们听。”吴泰祥说著自己的学生,总是充满著爱怜。
如今,在这些孩子们眼中,维也纳、法国、德国这些在地理课上学过的名字第
一次变得如此接近。许多人都觉得这是孩子们一年多音乐学习最大的收获。但
其实,与其说音乐铺就了一条通向维也纳的金色大厅的路,不如说音乐在孩子
们心中建起来一座座金色大厅。
马晓斌说,刚带这些孩子的时候,他们特别害羞,连招呼都不该打。但现在,
一个个都落落大方。许多孩子虽然还是很?腆,但是只要和他们聊起音乐,他
们马上就来了精神。音乐带给孩子的变化也让许多家长欣喜不已。乐团成员苟
力文的妈妈赵明敏也是会师中学的老师。在会宁长大的她上学的时候什麼特长
也没学过,以至於大学时每次班里有什麼活动她都只能当个观众。这让她决定
让儿子苟力文去学点特长。“我儿子根本不愿意去。第一天回来就说,太难听
了,把他吵坏了,再也不想去了。”赵明敏说。她连哄带骗地要求儿子坚持一
段时间。没想到后来孩子却从此爱上了乐器。开学后,她试探著让孩子回到普
通的班级,儿子却要坚持留下来。这一年多来,音乐带给孩子的变化让她吃惊,
“这孩子以前特别淘气,现在懂事多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也拓宽了不少,有一次
这孩子和我说,妈妈你应该去俄罗斯看看,那里人人都会音乐。我吃了一惊,
问他你怎麼知道的,他说,是乐队兰州来的老师告诉他的。”现在最让赵明敏
欣慰的就是,儿子的学习成绩从入学时的年级222名上升到了110名.进步的不仅
仅是苟力文.八年级11班入学时的平均成绩是第四名,现在是全年级第一。“我
们班的最后一名在年级也是中等生。”杜正权说。除了成绩,这个班孩子的综
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也是全校最好的。和这些孩子在一起,除了能感受到
他们的热情,还有这个班级的凝聚力。“如果谁有学习上的困难,只要找到我,
我都会帮助他的。”班里一位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孩子王潇说。“这些孩子的抗
打击能力很强.如果一般的孩子能抗100牛的压力,这个班的孩子就是200牛。”
吴泰祥说。上午的训练中,指挥马晓斌在台上罚站了两个不守纪律的孩子。下
午,其中一个孩子告诉我,他一点儿也不怪马老师,因为其实他们的马老师其
实就是一个特别和蔼的人,“就是排练时严肃一点儿”,“刚开始合练的时候,
我们单簧管集体哑了。老师把我们狠狠批评了一通,我们后来很刻苦地练习了,
后来就好了。”王潇说。对待成绩,对待挫折和困难,这些孩子都显得很淡定,
也许这才是他们参加乐团的最大收获。“我计划著在全校每个班都弄个特长,
不一定是音乐,也可以是绘画、剪纸、戏曲这些。现在初一已经开了一个美术
班。其实并不一定要出个什麼诺贝尔奖得主,或者是音乐家。但我希望这个实
验一直继续下去,做到高中、做到大学,做20年。教育本来就不是短期能看到
成果的事情,是在为20年之后做铺垫。这些孩子,哪怕以后做很普通的工作也
能做得很好,我们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吴泰祥说。(记者
银燕 郭颂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