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承天寺夜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3-06-06 21:10:08)

                《记承天寺夜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  杨晓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

3、欣赏苏轼的其他诗作。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1、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开阔眼界。

2、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归纳。

3、老师点拨、启发、总结。

第一课时回顾

1、学生课前搜集苏轼的诗词,寻找自己喜欢的诗词赏析,了解苏轼的经历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苏轼其人、其诗词。

3、小组协作翻译本文,老师巡回指导,大家共性的疑难,班级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读课文,说内容。

二、读课文,品特点。

三、品诗作,赏佳句。

教学步骤

一、读课文,说内容。

1、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语气语调,注意重音)。

2、学生探讨

1)本文运用的表达方式依次是(叙述、描写、抒情)。

2)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3)作者寻张怀民的原因是(有相同的遭遇,好友间心有灵犀)。

4)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作者描写了的月色(空灵)、(清丽)、(淡雅)、(皎洁)。修辞方法(比喻)。

5)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与张怀民漫步在这冰清玉洁、如诗如画的月色之下,他们的心境如何呢?请划出相关语句,并结合写作背景,说出你的理解。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作者以“闲人”自居,其中夹杂着自矜、自嘲、自解多种况味,只得咀嚼、领略。

这其中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赏月的欣喜,更多的是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生活态度。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也正是这种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态度才使作者笔下的月夜那样空灵、皎洁。

 

二、读课文,品特点。

1、诵读课文,读出文章的韵味。

小组交流,体会文章在篇幅、内容、结构、语言、表达、感情等方面的特

点,每组推荐一生班级交流,其他人补充。

2、师生交流课文之美。

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

例如:

1)课文仅(83)个字,美在篇幅的(精短)。
(2)课文虽然篇幅(精短),可包含了(夜、游、景、感)等内容,所以文章还美在内容的(丰满)。

3)文章写月没有用一个“月”字,但写出了月色之美,所以文章还美在月色的描写。

4)课文表现了作者的心境有(高兴)、(寂寞)、(欣喜)、以及淡淡的忧伤,由此可见文章的美还表现在情感的(波澜)。
……

5)小结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

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3、体悟升华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坚守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什么?

面对逆境,要豁达开朗,乐观积极。

 

4、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被贬文人的名句、佳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宋)

《陋室铭》    刘禹锡(唐)

《永州八记》  柳宗元(唐)

 

三、品诗作,赏佳句。

1、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搜集的苏轼诗词,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小组内欣赏。

2、苏轼诗词欣赏。

班级内小组之间竞争,每组派代表说说他们喜欢苏轼的什么诗词,喜欢在哪里,并作赏析。可以从内容也可从某个句子赏析。

3、反复诵读。

 

苏轼诗词欣赏资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苏轼因"乌台案",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词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苏轼曾经有一次问自己的门客,自己与柳七词相比如何,他的门客的回答也成为人们区分婉约与豪放词的经典了。“柳郎中词,适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灼板唱大江东去”。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lèi)江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四、作业布置(三题选择一题练习完成)
1、背诵并默写《记承天寺夜游》;收集描写月色的诗词并背诵。

 

2、阅读苏轼生平,选取苏轼二首诗词,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等进行深入研读,并写出赏析。

3、阅读苏轼生平和部分作品,以《苏轼,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随笔。要求引用苏轼诗词进行抒情或议论;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