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宁波——蒋氏故居丰镐房、玉泰盐铺、蒋母墓道、天一阁!
标签:
蒋氏故居丰镐房玉泰盐铺蒋母墓道天一阁月湖 |
分类: 旅游 |

蒋氏故居也叫丰镐房,雕梁画栋琳琅满目,富有民间艺术风味。旧时溪口人有传统习俗,即为祖房立名,且力求古雅。蒋介石父辈三兄弟,其祖房分别名为夏房、商房和周房。蒋父行三,是谓周房。蒋父病故后次年,蒋介石兄弟分家,众长辈议论,嘱其兄弟各立房名。从上辈“周房”及蒋介石在宗谱中属“周字辈”(谱名“周泰”),推及西周两位帝王的都城----丰邑和镐京,各取第一字定为房名,分给蒋介石的祖房故而名为“丰镐房”。丰镐两字,丰,代表蒋介石一房;镐,代表其亡弟蒋瑞青一房。瑞青早死,由蒋介石兼祧承袭,故称丰镐房。

“蒋氏故居”。这里原有蒋介石祖传房屋六间。是他发迹后在祖传房子的基础上扩建而成。1928年,蒋介石扩建故居,迁走25户邻舍,发展成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的现有规模。

曲径通幽。

丰镐房素居,因蒋家世代信佛,吃素念经,故而又称“素居”。

跨进前厅,就可望见屋顶正中的堆塑,中间是“福禄寿三星高照”,两边是“双龙戏珠”。堂门外走廊上有匾一块,上书“寓理帅气”,是蒋介石为儿子蒋经国40岁生日所书,跋文内容为:“每日晚课,默诵孟子养气章。十三年未曾或间,自觉于此略有领悟,尝以‘寓里帅气’自铭.尤以‘寓里’之‘寓’字认深切,引以为快,但不敢示人。今以经儿四十生辰,特书此以代私祝,并期其能切记己体察,卓然自强,而不负所望耳。”以鼓励他能继承父业,以理服众,统帅万物。
中堂系蒋介石祭祖敬天的“报本堂”,是丰镐房整个建筑的中心。两边楹联是蒋介石自写:“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走廊两端壁上是两幅彩画,东首是“八仙过海”,西首是“渭水垂钓”。壁上雕刻着取材于西周历史故事中的
“子牙拜相”、“文王拖车”等图像。柱头两侧在建筑上称为“牛腿”(因为形似牛腿)上的木雕,是周文王和姜子牙的历史故事,有子牙犯钓鱼,太子邀请,文王拖车,登坛拜帅等一系列画面。四个柱头的雕刻是《三国演义》故事中的“甘露寺”、“回荆州”、“夜战马超”、“关公战长沙”、“曹操献金”、“斩颜良”等。雕刻手技高超而精致,人物栩栩如生。

“报本堂”为蒋家祭祖宗、拜天地之处,里面供有蒋家四代宗位。“报本堂”三字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吴敬恒于1948年手书。

东厢房。天井中间为宋美龄手植桂花树,另有银桂一株。东厢走廊、墙壁雕刻着岳飞故事,有“汤阴遇难”、“拜师周侗”、“校场练武”、“岳母刺字”等画面;中间两根柱头雕刻着《三国演义》故事中的“送皇嫂”、“古城会”。

一楼为会议室和办公场所。之前曾用作佣人餐厅。

小花园。

东厢楼上,陈设均为西式,是为宋美龄准备的卧房,宋来溪口时只是由蒋介石陪同进屋参观过,并未居住。右边的三间水泥结构两层楼房为东楼房,原是给佣人居住和堆放杂物,现在是故居办公库房。左边楼下两旁为帐房和接待室,楼上是佛堂,王采玉、毛福梅常在这里烧香念佛,修行积德,亦叫“念经堂”。

东厢房。天井中间为宋美龄手植桂花树,另有银桂一株。东厢走廊、墙壁雕刻着岳飞故事,有“汤阴遇难”、“拜师周侗”、“校场练武”、“岳母刺字”等画面;中间两根柱头雕刻着《三国演义》故事中的“送皇嫂”、“古城会”。

一楼为会议室和办公场所。之前曾用作佣人餐厅。

小花园。

东厢楼上,陈设均为西式,是为宋美龄准备的卧房,宋来溪口时只是由蒋介石陪同进屋参观过,并未居住。右边的三间水泥结构两层楼房为东楼房,原是给佣人居住和堆放杂物,现在是故居办公库房。左边楼下两旁为帐房和接待室,楼上是佛堂,王采玉、毛福梅常在这里烧香念佛,修行积德,亦叫“念经堂”。

西厢房。楼上是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卧室。1927年蒋介石与毛福梅解除婚约,毛福梅以蒋介石义姐身份住在这里,仍操持家务。每当蒋介石回溪口时,毛福梅命人用刷子将地板、门堂洗刷得干干净净,蒋介石看后,十分满意,说毛福梅主持家务有方。所以,毛福梅虽然与蒋介石离婚,但一直没离开丰镐房。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回来,蒋介石要蒋经国补办婚礼,新房间就做在西厢房楼上,即毛福梅居住的房间。

西厢房下的门厅。

客厅。

餐厅。这些都是后面布置的,多少有些大户人家的感觉了!

西平房为蒋家亲戚和蒋介石警卫随从所住之处,抗战开始后毛福梅因腿脚不便而居住于此,1939年12月12日日军飞机轰炸,她被炸死于后门的短墙下。蒋经国闻讯驰归奔丧,哀痛万状,于悲愤中手书“以血洗血”,刻石立碑,誓报杀母之仇。

西平房,现为故居办公用房。

看西厢房和蒋母旧居。蒋母旧居位于西厢房西边的独立两层楼房,是丰镐房内仅存的祖传房子。蒋介石两岁时,玉泰盐铺焚毁,其母王采玉把他带到丰镐房,住的就是这所楼房。北伐以后,蒋介石当上国民政府主席,光耀门庭,兴建新宅,唯大门与此屋仍保持原状,而且扩建的新宅,高度不超过它,据说这是为了尊重祖宗、保留风水。

蒋母王彩玉旧居。

楼上是蒋母王彩玉旧居,楼梯特别窄,且伸出楼外。因蒋母小脚年迈,行动不便,为降楼梯坡度,方便扶栏行走而特地改建而成。

整个建筑为传统的前厅后堂、两厢四廊的格局。楼轩相依,廊庑回环,墨柱赭壁,富丽堂皇。

离开丰镐房后,我们来到玉泰盐铺,它位于武岭路中段簟匠弄口,为蒋介石的出生地。

蒋介石出生后,盐铺曾两次失火,一次遭受白蚁腐蚀。据1948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家谱》第三册记载:“清光绪十四年,公 (指蒋介石) 2岁,肃庵公由玉泰迁居报本堂之西厢房”。迁居的原因是蒋肃庵 (蒋介石父) 经商之处玉泰盐铺被火焚毁。蒋肃庵死后,蒋介石的母亲王彩玉系蒋肇聪第三任妻子(系填房),在蒋介石9岁时,其同父异母的袍兄蒋介卿主持兄弟分家,仅给王采玉蒋介石母子分了很少田产,蒋介卿得重建后的玉泰盐铺,蒋介卿在宁波江海关监督卸职后与子女也曾在此居住。一九一九年前后,因蒋介卿外出谋事,盐铺一度歇业。一九二一年再遭火毁。现存建筑为蒋介石在1946年改建成为石库墙门院落,大门为石砌框架,门额上书蒋介石亲自命名的“清庐”宅名,大门西侧界墙刻着蒋介石题写的“玉泰盐铺原址”六个大字,外有围墙,一如当年原貌。

盐铺于清穆宗同治十年(一八七一),由蒋介石祖父蒋玉表(又名蒋斯千)开设。店房分前后两幢,前幢楼下店面三间,楼上家居,后面一幢是作坊。售盐、酿酒为主,兼营大米、菜饼、石灰及杂货等,后由蒋介石父亲蒋肇聪继承经营。

盐铺的客厅,正面墙上挂着“德正业兴”的大匾,中堂画两边的对联是:“家居绿水青山畔,人在春风和气中”流露出商家悠然自得的心情以及和气生财的意境中。

玉泰盐铺旧貌,这里有一块清朝的营业执照:是巡抚盐漕部院制定的“官盐”匾,由两浙盐运使司在光绪三年颁发给蒋肇聪的。蒋肇聪抬出蒋家的祖先蒋显,在一千多年前,曾任四明盐官,而当时的盐官可以世袭,所以蒋肇聪就特意在玉泰盐铺内,挂上了一块“盐官”的招牌,表示玉泰盐铺是奉化唯一一家“官盐专卖”的店铺。

“官盐”匾。

二楼为蒋介石出生地。据《蒋氏宗谱》记载,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农历九月十五日,蒋介石出生于玉泰盐铺楼上。玉泰盐铺在民国八年(1919)前后,因蒋介卿外出谋事,一度歇业。民国十年(1921)再遭火毁。1948年白蚁蛀蚀蒋介石出资重建为石库墙门院落。1949年5月由人民政府接管。1984年,国务院拨款重修、对外开放。

玉泰盐铺现有前后两进楼房、平房各三间,另有厨房、厕所等附属建筑,占地716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小楼与平房里面设柜台、盐桶,悬挂反映蒋介石身世的各种历史图片、照片等。

溪口夜泊君亭酒店,旁边是新建的溪口博物馆馆舍(已搬迁至武岭学校)。2010年2月2日,新馆正式开馆,馆名由蒋纬国先生题写。远处为前街牌坊(背书“ 锦溪秋月”),前街分上街、中街和下街,俗称“三里长街”。前街南面临水,有一条名叫剡溪的河流,自西向东缓缓而过。宋末元初邓牧在《雪窦游记》中,曾描述溪口前街,其意境与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契合,可以说是惟妙惟肖。故在古时候,前街被呼作“剡溪桃花源”。牌坊远处为武岭公园和南宋丞相魏杞的墓地崇福祠。

溪口三里长街剡溪南面,有幢很体面的房子,称“王康乐艺术馆”,当年宋美龄曾打算在溪南建造织布厂,结果未遂愿。著名书画家王康乐先生在奉化人民政府支持下,建成“王康乐艺术馆”。总投资400多万元。艺术馆占地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内分四个展厅,展出了王康乐、刘海粟等书画大家精品。此处为免费景点,感兴趣可以一去。

经堂北路,在这里随处可以买到溪口蒋孝顺千层饼,溪口千层饼是宁波传统特色食品。它与芋艿头、水蜜桃是奉化三宝。

回到牌门南路,牌坊背面的“函亭世泽”清晰可见。从此向北走可到摩诃殿,殿坐东朝西,为1931年蒋经国之母毛福妹出资建造,作为她与蒋家女眷拜佛诵经的佛殿。内供奉武岭蒋氏二世始祖摩诃太公蒋宗霸,五代后梁时曾任明州评事,后隐居,笃信佛教,拜奉化岳林寺布袋和尚契此为师,常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自称“摩诃居士”溪口人尊称他是“摩诃太公”,晚年在宁波鄞州东乡小盘山创办了弥陀寺,为小盘山弥陀寺开山始祖,死后葬于寺旁,筑有塔墓,蒋介石曾多次前往祭扫。摩诃殿黄墙青瓦,粉壁赭廊,两厢置楼屋各11间,殿后天井,卵石铺面,旁古樟3株。大殿内正面塑着蒋宗霸的立像,两边墙上悬挂着摩诃殿史迹及蒋介石祭祖扫墓的照片。东边的一幢平房内,陈列着毛福梅与蒋氏父子的生活照片。摩诃殿的东侧空地,是毛福梅的墓地。这位蒋经国的生母是奉化岩头村人,生于1882年,1901年与蒋介石结婚,1910年农历3月18日生下了蒋经国,1939年12月12日遭遇日本侵华战机轰炸罹难于丰镐房后门。1946年冬,在蒋经国操办下,毛氏正式下葬于此。

接着我们来到杜鹃谷蒋母墓道。墓道位于溪口镇西1公里翠屏山鳞岙,是蒋介石生母王采玉之墓,墓道入口处设有一座石牌坊,中门上刻“蒋母墓道”四字,设3门,中门宽3.7米,左右边门各宽2.1米。坊柱浮雕花卉、神仙、寿星等,两侧古松参天。
蒋母王采玉于1921年春患病不起,6月14日不治逝世,终年57岁。蒋介石自广州赶回时,蒋母已病重卧床,临终嘱咐蒋介石,要为她另行择地安葬,不得与乃父同穴。

从石碑坊到蒋母墓,是一条长668米的卵石路,两旁松林夹道。行约300米,有一座亭子,跨路而筑,形状呈方形,很象古代书生的方巾帽,过亭后山道渐陡,据说蒋介石每次回来祭母,到此必下轿步行,以表示孝心,因而此亭被称为“下轿亭”。

陵园入口,现未查看门票。

游客不多,显得寂静肃穆。

八角亭又名孝子亭,是蒋介石犹虑到九泉之下小脚老母行路维艰,特在漫漫墓道中间,筑八角亭相待,让母亲的亡魂得到休息,以尽孝心。乡民习惯以“孝子亭”相称。

慈庵初建于蒋母60诞辰的1923年,位于离墓地约160米处的山墩间,有新式洋房三间(1930年改建后共有主房五间,附房六间),是蒋介石扫墓时常住之处。

服务办公处。原此处为祭堂,1967年毁,辟作花坛。

陈列展览。

书房。

会客室。

主屋左右两壁,分别刻着《哭母文》和《慰劳蒋总司令文》。

卧室。

办公室

因为墓中只安葬着慈母,没有严父,故名“慈庵”。它初建于1923年,到1930年又进行了扩建,共有平房三幢,主屋5间。正门迎面是孙中山的《祭蒋太夫人文》,与谭延闿手书。背面是《先妣王太夫人事略》,记述了王采玉的生平。

方圆池。方圆池位于蒋母墓东,是蒋介石授意而建的。古训有云,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蒋籍此告诫后代,为人理应方正,处事力求圆熟。


从石碑坊到蒋母墓,是一条长668米的卵石路,两旁松林夹道。行约300米,有一座亭子,跨路而筑,形状呈方形,很象古代书生的方巾帽,过亭后山道渐陡,据说蒋介石每次回来祭母,到此必下轿步行,以表示孝心,因而此亭被称为“下轿亭”。

陵园入口,现未查看门票。

游客不多,显得寂静肃穆。

八角亭又名孝子亭,是蒋介石犹虑到九泉之下小脚老母行路维艰,特在漫漫墓道中间,筑八角亭相待,让母亲的亡魂得到休息,以尽孝心。乡民习惯以“孝子亭”相称。

慈庵初建于蒋母60诞辰的1923年,位于离墓地约160米处的山墩间,有新式洋房三间(1930年改建后共有主房五间,附房六间),是蒋介石扫墓时常住之处。

服务办公处。原此处为祭堂,1967年毁,辟作花坛。

陈列展览。

书房。

会客室。

主屋左右两壁,分别刻着《哭母文》和《慰劳蒋总司令文》。

卧室。

办公室

因为墓中只安葬着慈母,没有严父,故名“慈庵”。它初建于1923年,到1930年又进行了扩建,共有平房三幢,主屋5间。正门迎面是孙中山的《祭蒋太夫人文》,与谭延闿手书。背面是《先妣王太夫人事略》,记述了王采玉的生平。

方圆池。方圆池位于蒋母墓东,是蒋介石授意而建的。古训有云,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蒋籍此告诫后代,为人理应方正,处事力求圆熟。

蒋母墓穴,坐南朝北,圆椅形,块石水泥嵌砌。墓碣立于1921年,墓碑横刻"蒋母之墓",系孙中山所书。上端扇形栏刻"壶范足式"。两旁石狮相对,左右"别头柱"刻蒋介石自撰对联,上联"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下联"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系张人杰(静江)所书。墓前祭坪,拜台正中铺嵌"凤凰翠竹"浮雕石板一方。从墓西下为仰慈亭,再向西是杜鹃谷。现在花未开放,于是折返。

回到宁波,来到天一阁。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阁内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
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阁前凿“天一池”通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
天一阁现存的古籍善本大都为明代的刻本或抄本,有的已成为海内孤本。藏品中最稀珍的是明代的地方志和科举录,分别有271种和370种。科举录分进士、会试和乡试三种,藏量占该类文献存世量的八成以上。它保存了明洪武四年(1371年)首科至万历十一年(1583年)第五十二科完整无缺的进士登科录,堪称镇楼之宝。但其重珍贵藏书经征用,散失已所剩无几了!

天一阁西园,仿古建筑,现为展览街区。

天一阁广场。广场内新建了“甬郡台”、“天一池和天一桥”、“宗羲亭与浙东文苑”以及“淳熙亭与四明文院”等景点,很好地还原了清末江南园林式的景观。假山流水,环境犹如世外桃源。

这里不远处为天一池,远处为始凿于唐贞观年间的月湖,这里有芳草洲、柳汀、松岛、菊花洲等岛屿,搭桥相连,回廊木楼隐于其中。近处则是由天一书局、天一华庭、天一雅院、天一古轩、天一汇楼等建筑群落组成的天一艺创街,处处尽显清末江南园林式风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