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藏书之家》唱词欣赏(2004年第二版)

标签:
365 |
分类: 戏曲-唱词剧本 |
http://s16/mw690/69434edctdd7054e4a45f&6902004年第二版《藏书之家》(唱词欣赏)
首演于2004年4月
茅威涛、陈辉玲/李霄雯、熊琦 等主演
监
编
导
作
唱腔设计:胡梦 桥
舞美设计:黄 海 威(特邀)
灯光设计:姚 兆 宇(特邀)
服化设计:蓝
演 员 表:
范
花
如
笺:陈
辉
玲/熊
砚
伺书夫人:洪
孙 知 府:董 柯 娣/徐 国 芳
绢
羊
卖 书 人:陈 伊 娜
家
仆
第一场
伴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啊!
宝籍拥万卷,高阁束经典。
空煎满腹字,烂熟方寸间。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命定藏书人,岁岁复年年。
羊
大少爷订亲十年前,今日理应结良缘。
孰料清兵入关天下乱,新郎至今未回还。
绢
眼看新人要进门,夫人让二少爷把新郎扮。
怎奈二少爷人不见,急得夫人她团团转……
范
你离家十年闯世面,订亲不归失体面。
姨娘要我去撑门面,怎与那新娘面对面?
如今这讨债之人也没了情面,
天一阁主斯文扫地——丢尽脸面!
伺书夫人:
守护书楼,是你自己择字定的命运。
二少爷,你可是藏书人家的继承人哪!
老爷临终有遗言,你二人择字病榻前。
一座书楼归范容,齐家报国是范迁。
伺书我虽是范家妾,家规祖训记心间。
今夜良缘雪中炭,临阵脱逃你负祖先!
范
焦头烂额范不厌,枯守书城已十年。
清贫寒生书为伴,捉襟见肘撑台面。
娶得一个灶下婢,可笑可叹又可怜。
天一阁,东墙斜来西墙陷,珍书善本难保全。
都说书楼无价宝,有谁知,藏书人家苦熬煎。
花如笺:
今夕何夕,良辰美景与谁眷?
得此书楼,书香正浓,沁我心间……
花如笺:
闺中读书十年间,长夜苦学细钻研。
梦中常见天一阁,万卷藏书气宇轩。
如期自嫁了心愿,定与书楼结情缘!
今日我如期自嫁,就是要登楼释卷!
第二场
伴
六月骄阳,清风发纸香,飘然散芬芳。
晴空朗朗楼阁下,长工短工晒书忙……
绢
经史子集,高台讲章,女儿一册手中掌。
羊
琴棋书画,闲情偶记,才子几卷腹中藏。
砚
迎娶新娘,才罢了一场空忙,又捱到晒书东床。
千古典籍尘埃定,束之高阁封高墙。
孰料书蠹逞凶狂,家规难挡书出房。
六月六,好骄阳,忙坏了藏书人家的晒书郎。
孙知府:
天一阁创建之人乃范钦,
本为官,兵部右侍郎正四品。
一代代,藏书已达七万卷,
收得是,地方志、科举录、政书、农书和诗文。
范
孙大人,这可不是禁书啊!
孙知府:
天一阁名声因何在?
就因为世世代代禁书多、绝版好,
稀世珍卷掩得深。
范
孙大人,我范家冤哪!
怪我范家几代人,收书藏书太认真。
招惹多少是与非,花去多少雪花银。
天一阁已浮虚名,如今是——
收不敷出、一贫如洗、负债累累、山穷水尽……
花如笺:
闻道二弟有《藏书》,又是惊来又是喜。
世人谁知藏书难,禁书更需以命抵。
天一阁府忠良后,无悔无怨传真谛。
范
名门富贵有才女,七尺男儿愧相比。
红颜守书承父志,朗朗闺阁书卷气。
天一阁里聚珍卷,高山流水知音遇。
伺书夫人:
二少爷!
天高云淡深山下,株株嫩草发绿芽。
此草名叫芸香草,草香缥缈绕山崖。
书卷若是将它夹,页页留香似开花。
从此莫再把书蠹怕,千秋颂我藏书人家。
砚
跪双膝,落热泪,扪心叩首,
面对着,天一阁,细说从头。
二少爷,本意想,添香红袖,
承家规,娶了我,研墨的丫头。
老天爷,不助我,膝下无子,
苦春夏,熬冬秋,隔枕成愁。
多少年,日复日,墨缸为伴,
有谁知,我心魂痛,泪和墨流……
耳濡目染十年后,
方知晓天一阁功德千秋。
盼能为君解烦忧,
盼到了,寻仙草,我梦寐以求!
为书楼哪怕是,千里迢迢,披星戴月,
翻山越岭,餐风露宿——
我情愿,走到那天边尽头……
范
结发妻一番话出口,感激之情涌心头。
她十年默默在砚房,一片赤诚为书楼。
今日欲替我远行,她人未走,我泪先流……
第三场
范
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有谁能解我范容的心事也!
承祖业,择字守楼十年前,
藏宝典,沥尽肝胆效先贤。
岁月渐逝容颜改,纸墨伴我白发添。
兄长他宏图大志鹏程远,
我这里书卷青灯方寸间。
为什么百年家业难为继,
为什么励精图治奏效浅,
为什么书山万韧天一阁,
难再寻昔日辉煌与威严,
莫不是祖训家规成羁绊,
守株待兔已枉然?
似这般周而复始苦循环,
藏藏守守已百年。
百年历尽风和雨啊,
守书人箪食瓢饮、殚精竭虑、饱尝了苦辣辛酸!
砚墨她一去无音讯,山重水复路途远。
不知能否得仙草,不知何日方回还……
心迷乱,意迁迁,现状无策变,枉读圣贤……
花如笺:
范家世代护珍卷,瀛洲百里负盛名。
奈何深藏久不用,泥牛入海杳无声。
劝君莫再循旧制,不拘一格立新宗。
伺书夫人:
守书藏书承父命,书不出阁范家风。
祖规家训千钧重,世世代代记心中。
怎能一朝动非议,竟然启蒙冥顽童!
范
倚斯文,不辱名,抵旧债,补家用。
以书养书,以矛攻盾,顺时应变——
花如笺:
山墙高,庭院深,盈盈水转,
新嫁娘,初进门,却又回还。
新郎他,已走上,不归之路,
花如笺,红颜女,空等十年。
到如今,人也空,书也空空,
方知晓,我一生,登楼无缘。
将别离,难割舍,书楼万卷,
更想起,藏书人,命也孤单……
范
曾记否,迎亲无人揭盖头,你独对花烛泪不流。
解书释卷南窗下,一心遥寄到书楼。
花如笺:
曾记否,花家嫁妆书一箱,天一阁下话筹谋。
你三阶楼梯遂人愿,我十年等待付东流!
范
付东流,更伤悲兄长罹难,你独来孤走……
花如笺:
情切切,天遣我返,痛别书楼……
二人合:
此一别兮难再回首,天一阁兮魂牵梦游……
合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宝籍拥万卷,高阁束经典。
空煎满腹字,烂熟方寸间。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命定藏书人,岁岁复年年……
合
清贫不矢志,肝胆照先贤。
一句一慷慨,书罢乾坤现!
第四场
孙知府:
你这个书生骨头硬,战乱不忘把书藏。
我劝你朝廷违禁休抵抗,莫因收书起祸殃。
范
孙大人!
藏珍纳卷,护的是千秋文脉,
存心铭志,超越那替废兴亡。
乾坤沉浮随天意,藏书万古永留芳……
花如笺:
范家书楼已百年,苦心经营把书传。
朝廷禁令严恪守,忠诚不渝对祖先。
还望大人抬贵手,乱世藏书求平安。
范
嫂嫂!
嫂嫂本是千金女,临危从容面不惧。
官府淫威将人欺,幸有抄本险化夷。
万千情怀涌心头,天一阁主长相揖……
花如笺:
二弟!
如笺本是范家女,二弟何必行此礼。
范家平安我心安,书楼危急我情更急。
但愿人书两相守,人与书,书与人,生生死死永相依!
第五场
合
惊雷炸,云水怒,天昏地暗,
狂风起,雨如鞭,墨云滚翻。
羊
唐宋本,元明版,风侵雨溅,
东窗开,西墙裂,瓦碎梁坍!
伺书夫人:
眼见这没顶之灾无人援,
花如笺:
天一阁莫非要水漫金山!……夫人!
眼见书楼遭危难,莫再让家规把人拦。
只要藏书得保全,天大的罪孽我承担!
范
曾记得,你二八年华嫁范门,继母本是同庚人。
姐弟情,母子份,悠悠往事心中存。
姨娘啊,你以身相许天一阁,守书成志情更真。
万卷藏书若开口,颂我姨娘永世恩……
伺书夫人:
范容……
心事难述情难禁,岁月如书层复层。
红颜女嫁花甲老,高墙深院锁心声。
曾与你,花前月下辩善本,
曾与你,天一池边习字文。
藏书守书承祖业,同甘共苦情更深。
前程旧影最难忘,
为的是,两小无猜不了情。
范容啊,莫怪我贞烈心肠伺书女,
墨守陈规护范门。
为只为与你共承先父志,
百年藏书传后人……
范
抚芸香,心悲痛,泪如泉涌,
天地泣,草木哭,云卷哀风。
姨娘故,砚墨逝,香消命殒,
天一阁,你可知,人去楼空。
想姨娘,护祖规,呕心沥血,
忍清贫,持家业,与书相共。
结发妻,苦操劳,忍辱负重,
昼补书,夜研墨,一片赤诚。
悔不该,枕旁人,视若无睹,
悔不该,辜负她,一腔柔情。
悔不该,十几载,心灰意冷,
悔不该,为除蠹,遣她远行。
如今是,千悔万悔为时晚,
痛定思痛更痛心!
香魂逝,飘九重,唤不回,叫不应。
人亡故,不复返,肝肠断,悲无声!
砚墨,我挚诚挚爱的妻——
你那芳踪何处寻?!
合
芳踪何处寻?!
砚
暮色合,月朗明,池水凉,书阁静。
夫啊,九霄云外我看到你那孤单身影,
咫尺心灵,我听到你那肺腑之声!
伺书夫人:
苍茫夜,风凄清,鬼神泣,天地惊。
天一生水藏珍卷,地六成之蕴我情……
尾声
范
好寂静的一座书楼啊……
范容生于斯,长于斯,今日方才读出你的真意——
非天命择我,乃我择天命也……苍天有眼,苍天有眼!
范容若不曾藏书,怎通晓先辈之拳拳苦心,
怎知这书里乾坤大,书楼日月长;
范容若不曾藏书,怎配得上气如幽兰之砚墨,
怎识得义薄云天之如笺,怎体恤殚精竭虑之伺书……
范容若不曾藏书,怎知天降大任于我,承传千秋文脉……
范容百年之后,不就是先人中的一个了吗?
我仿佛看到一条生命的长河,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仿佛看到先人们慢慢走向我,牵引我,
融入在一片泛黄的书册之中……
列祖列宗,范容长跪以谢,
感谢你们择我守楼的大德大恩!!
范容长跪以求,求你们体谅范容在书楼生死存亡之际,
临危思变的赤子之心……
花如笺:
你就甘愿一人这样守下去……
范
范容来到人世,只为藏书,书就是我的命……
花如笺:
如笺已是范家女人,今生今世,
我愿意为天一阁补书研墨……
范
兄长已逝,你已尽责,你走吧……
花如笺:
二弟,你还记得我如期自嫁的那一刻吗……
今夕何夕,良辰美景与谁眷?
得此书楼,书香正浓,沁我心间……
范容!我爱书楼,我更爱守楼的人!
可你为什么,为什么你偏要我离去?
为什么不让我与你共守书楼?永生相伴!
范
范家女人注定一生艰辛,一生苦难,我不愿再让你承受!
花如笺:
范容——
画外音:
大明灭。宁波孙知府弃官隐居。
几番勘察,终将万册珍卷托书天一阁……
公元一六七三年,范氏后人范光燮,破祖规,
首引大学者黄宗羲登天一阁阅书。
感慨之极,黄氏文以记之: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
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又难矣……
一七七三年,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
乾隆帝下诏征天下遗书,天一阁应诏,捐藏书近千册……
合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啊!
宝籍拥万卷,高阁束经典。
空煎满腹字,烂熟方寸间。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命定藏书人,岁岁复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