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校残疾研究生考上事业编被解约!用人单位这么说…

(2017-08-03 17:52:30)
标签:

残疾

解聘



28岁的王木木(化名),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府经济学专业的应届研究生,6岁时,他因车祸失去整个左臂。


去年12月,王木木通过了广西崇左市政策研究室的面试,对方寄来“崇左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协议书”和“致拟录取考生的一封信”。令他没想到的是,收拾好行装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的他,7月10日等来的却是用人单位的单方面解约。


事件引发热议后,崇左市委组织部方面称,已与王木木沟通。“如果他愿意到这边,我们会按照他的意见接受他,安排好岗位。”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KvjIrIImXpvqvvBicE7F4NFRXP4LbVyDKc4l0ib7E1vDaAcIaH3hlw1nhUIwN1lUZPmo6u0MIw22BXaAUiaHFDZb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一个电话遭遇“被失业”


王木木称,7月10日他接到崇左市委组织部人才科方面的解约电话,“理由是政策研究中心是高层做重大决策的机构,该中心领导决定今年不引进人才。”


这距他与崇左市政研室签约已过去7个月。


7个月里,他完成了毕业程序,期间与该单位完成了政审、档案转移、组织关系转移等工作。与此同时,他恪守签约承诺,推掉多份其他工作机会——作为一名残疾人毕业生,他仍然接到了不下10份工作录取通知。


一通单方面解除协议的电话,让王木木陷入“被失业”的困境。


他隐隐觉得,这一切可能都跟他的“身体缺陷”有关。



左臂缺失的优秀毕业研究生


照片中,毕业礼服遮住了王木木失去的左臂,他右手拿着一个名为“扎根田野奖”的名牌卡。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KvjIrIImXpvqvvBicE7F4NFRXP4LbVyDKTzdR3fkUtvQBc42iby80YLBVDKibRytJmt8O4W7WzfhWHj6xLORv0HH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王木木1989年出生在湖北利川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6岁时,他因车祸失去了整个左臂。


2014年,毕业于陕西某高校后,他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攻读研究生。期间,他到国内六省十县区调查研究,撰写专题调查报告累计超过46万字,并公开发表论文4篇,获得多个奖项。毕业时,华中师范大学为其颁发了“优秀毕业研究生”的荣誉证书。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eiccNfic7OE9ILDEwScSpvNRCDRWqaVTrWypVBWq2wKhgemfQJGCQP1SZpbiaImiabFe4y4o0yibWib539nrJnkic7Kv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调查解聘原因,用人单位三缄其口


“高层决策今年该岗位不再招人”是崇左政策研究室解聘时给出的唯一理由,但这个理由显然不能说服王木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被失业”事件,他认为“残疾”才是他被单方面解聘的根源。


“因为我当时面试时是冬天,穿的很厚,他们可能没看出来;来年3月组织部来学校政审,那时天气已经暖和了,我穿的少,能清楚地看到我的这个缺陷。政审之后,他们那边对我的很多程序就慢了下来……”


王木木认为自己明显遭遇了“差别对待”,对“被解约”的申诉也从未停止。


 “身体缺陷”究竟是不是王木木被解聘的主要原因?


华中师范学院党老师表示,崇左组织部曾经解释了解聘的理由:“是担心王木木的‘身体’,可能不能承受日常较繁重的公文处理事宜……”



王木木:“被失业”后的艰难抉择


眼下,王木木只要同意崇左再度“返还”的offer,依然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失业”难题,安抚家中父母。

 

他出身于湖北利川农村,父母皆为农民,没有能在当地提供帮助的人脉,直到几天前,才将定好的工作“丢了”的事告诉二老,谈起父母,王木木一度哽咽……

 

对他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被失业”,让他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工作机会;而是对用人单位的信任……

 

“毕竟发生了这件事,我心里有疙瘩,很难再接受。”

 

如果拒绝去崇左工作,他面临的更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在招聘大潮早已落幕的当下,找到一份工作。

 

“现在应届毕业生的招聘期都过去了,我只能在等着跟下一波的毕业生一块找了。”

 

从“被解约”至今的十几天里,王木木来往于恩施与武汉之间,除了处理被退回的档案和组织关系,他还投出了几十份简历。

 

接连的挫折似乎也在消磨王木木的信心,在“被失业”的半个多月里,一次次地降低自己的求职门槛。

 

王木木有些颓丧地说:“再看看吧,有哪家愿意要我,就去哪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