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教授孙立平:以房子为中心的时代将结束,只需两三年!

(2017-07-03 17:06:46)
标签:

房产

时评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KvjIrIImXpt9SI7LrQkoZFZahVbTpFLMpFmYkg1mYZjCuNibWhQzvggiaTlLKQhOQu3YAlPvjOmH5aKkDqcjkz3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现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可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而形成这个转折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以房子为中心的时代即将结束,而且可能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情


  实际上,这个过程在此前的三五年间,就已经逐步开始了。从我身边的情况看,在2016年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很多朋友已经不怎么关心房子的事情了。大家普遍认为房价已经差不多了,而且房产税的前景不明。


  去年上半年房地产趋热,与去库存的政策直接有关。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五大任务之一就是化解房地产库存。会后各地政府开始出台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措施,给出了一个信号:政府开始鼓励买房。


  到了去年下半年,另外一个因素开始发生作用,即对货币贬值预期所形成的心理共振。去年下半年,外汇大量流出,对货币贬值的预期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于是,形成恐慌性购房热。


  到去年底今年初,换汇限制收紧,一方面加重了人们对货币贬值的预期,另一方面也收紧了财富保值的渠道,于是使更多的钱涌入房地产。


  换句话说,去年到今年的购房热,并不是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刚需,也不能简单归结于所谓“炒房”。“炒房”的因素不能说不存在,但面对如此巨大的房地产市场,使很多地方的房价上涨一倍,不是那些投机性资金能够做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为折腾出来的


  这轮房地产热,是特殊背景下的暂时现象。再看两个数据。


  迄今为止,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经由1978年的6.7平米提高到现在的30多平米,城镇户均住房达到1.1套(尽管分布很不平均)。这两个指标都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城市化的因素,不考虑农民进城的因素,这些房子已经足够城市居民住了。当然,我不否认结构性问题的存在。


  另外一个就是库存。按照有的学者的研究,现在在售、在建、已批的建筑面积已达132亿平方米(另一说为63亿平米)。按人均30平米计,广义库存的住房足够4亿人居住。按人均20平米计算,广义库存的住房足够6.5亿人居住。按照现在中国人口变动的趋势,可以说,如果把已经批出的地也算上(那是迟早也会盖成房子的),我们已经把下几代人的房子都给盖完了。


  有人说中国还有那么多年轻人需要买房子呢。据汇丰银行的一项调查发现,80、90后平均住房拥有率为40%,中国以70%的比率位列第一。



上文为孙立平教授于2017年5月18日在上海举办的虎啸论坛上所作演讲内容节选。演讲内容引发了许多提问,孙立平对演讲内容作出了回应。


  孙立平《以房子为中心的时代即将结束,也许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情》一文发出后,无数多的提问迎面而来。老实说,很多都是我回答不了的问题。


  以房子为中心时代结束之后,就是房地产崩盘吗?不少人在评论中表达了这样的期待。其实仔细分析,有这种期待的人,往往都是想买房子的。但我的看法是,以房子为中心时代的结束,与房地产崩盘是两回事。


  网上传,马云说,8年后,房子像大葱一样便宜!我不知道转述的准确不准确,但我的看法,这种可能性极小。除非有愚蠢的政策。但即便那样,也是暂时的现象。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7btPNrrFFFPia25oBsqk0zUjpBVfomfO4LaugFeyQ8OmVF8QacCg3ZxNmhgmgTSS0TPRKQnibzyppkFbFgCO1EE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所以,应当准确理解以房子为中心时代的结束这个判断。我说以房子为中心时代结束,不是说,那时候人们都不需要买房子了,房地产这个产业就完蛋了。我说的以房子为中心时代的结束,是说整个社会围着房子转那样一个时代的结束。各位可以想想过去这些年的情景:人们把挣来的钱基本都用在房子上,条件好的,买完一套接着攒钱买第二套,买完第二套接着攒钱买第三套;条件差的,全家节衣缩食,东拼西凑,攒钱买房。其他方面的需求,能压缩压缩,能凑合凑合。很多人说,这些年基本就为房子活着了。


  在以房子为中心时代的结束之后,当然还有人要买房子,还有更多的人需要还房贷。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钱用在房子上,或者至少不再把主要收入用在房子上。


  这个时候的房地产,应当进入一个正常的发展时期,因为在这个时候正常的需求仍然存在。


  首先,城市化的进程。近些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过程虽然按照统计学的意义上进展很快,但许多在统计上被算作城市人口的“流动人口”并没有在城市中真正定居下来。随着部分人经济条件的改善,必然会出现在城市购房的需求。


  第二,房地产的结构性问题。虽然在三四线城市住宅过剩较为严重,但一线城市、部分二线城市住宅供需缺口仍然不小,特别是新进入这些城市的“新市民”,存在较大的购房需求。


  第三,无论在哪类城市中,改善性需求都明显存在。虽然目前中国住房的自有率很高,但相当一部分房屋的品质较低,或面积狭小。随着二胎的普遍化,城市改造,对较大面积的高品质住宅仍有不小的需求。


  所以我不主张用一种极端的态度看待这种转变。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7btPNrrFFFPia25oBsqk0zUjpBVfomfO4QLFljM70P836wTHLuicEMr4iaSqVcjiaZWaKoQ7gYW9CgFqmw1pn9gGA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中国持续了近20年的房地产超常规发展,虽然问题不少,对于经济发展和民众居住条件的改善,功不可没。但是走到今天,以房子为中心的时代,确实到了要结束的时候了。接着面临的是如何在消费上一个台阶。这时房地产需要平稳着陆,进入正常发展阶段;民众需求休养生息,缓解过去这些年的精疲力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