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税改后对澳洲保健品进口的影响

(2016-05-17 10:23:10)
标签:

swisse

财经

股票

合生元

分类: 公司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尤其是BLACKMORES披露的信息,中国区销售目前占这两家澳洲保健品销售的50%,而保税区占比50%里边的20-30%,也就是说占总销售的10-15%。要知道澳洲本土的销售提升也有40+%,这一块很大比例应该都是本土代购导致。


保税区政策影响的主要是对价格敏感渠道不强的小代理商,而现在很多投资者错误的把合生元等同于Swisse的销售代理。合生元拥有Swisse 83%的股份相当于Swisse“借壳”合生元在香港上市,投资主要判断Swisse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有市场,卖得出去,而具体是走什么渠道卖出去,Swisse目前已有的渠道就足以支撑当前业务的高速发展。以下文章为雪球用户Warren zhou对于海关政策影响的解读。


Warren-Zhou:

$合生元(01112)$ 保健食品首先是食品,不过是一种特殊的食品而已。特殊在哪?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强调了功能性,或者是含有一些不能作为普通食品的原料。目前swisse或者澳佳宝的sku,25%左右在正面清单,50%左右的成分属于普通食品原料(但胶囊剂型需要改一下),剩下的25%才有含药成分(如月见草等)。全球所有的海关,对入关物品归类,都是根据成分、含量来的。这意味着,占swisse或澳佳宝收入50%的sku,都可以以普通食品走一般贸易入关或进入保税仓。这些入关的sku在国内销售是合法的吗?只要在标签上及宣传时不强调功能性即完全合法,而且一般贸易进来的还可以做线下销售。

美国的那些保健品品牌,很多没有拿蓝帽子,为啥可以在国内线下销售?因为它们就是以普通食品进来的,最典型的就是蛋白粉,国内10家蛋白粉品牌中,至少有8家是没有拿到蓝帽子的普通食品而已,但这几乎不影响它们的销售及消费者的认知。因此,就算正面清单立马严格执行,占swisse或澳佳宝70%的收入的sku(正面清单+普通食品)都可以合法的入关;只要他们适当修改标签、不在标签上标示功能性,也可以合法销售。没有强调功能性对swisse或澳佳宝产品的销售会有影响吗?我个人觉得,swisse及澳佳宝的消费者教育已经非常充分,再加上消费者购买时与店家/代购的直接沟通,标签上不强调功能性对它们销售的影响几乎为零。

此外,从目前的操作来看,在新政颁布之后,澳佳宝/swisse几乎所有的sku都已经通过“其他食品”或“植物产品”进入到各地的保税仓,比如宁波、杭州、广州保税仓,都是这样做的。就算清单不设1年的缓冲期,海外保健品走保税仓也没有问题。核心在于要理解政策,国家核心是要收税,而不是整死跨境电商。

还有,市场一直担心打击代购直邮。我想说的是,国家一直在打击这块。国家打击的是逃税,目的是让大家依法纳税,而不是打击直邮本身。从合法角度看,代购以个人物品形式给国内的买家寄包裹,只要申报税(15%税率,50元免税额),就合法合规。因此,就算未来趋严,也不过是平均多交10%不到的税(因为有免税额,所以算下来税率低于15%)。这点税对保健品这个品类,真没啥影响。

有人担心直邮的处理瓶颈。我想说,没有瓶颈,只要把开箱率降下来,清关速度立马加快。开箱率会不会降下来?除非海关天天加班,要不然肯定会降下来。海关的责任不仅是查违禁品、查逃税,更重要的是保证清关的通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