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光读书《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标签:
股票财经美股奇虎周鸿祎 |
分类: 原创 |
余晓光 2014年8月24$奇虎360(QIHU)$
http://xqimg.imedao.com/148046aa7622983fe19f0bd7.jpg!custom.jpg
最早当面聆听周鸿祎谈经营还是2012年雪球的一次见面会上。那时候奇虎公司上市没多久,股价在23美金徘徊。当时我跟老周直线距离不超过1.5米,老周妙语连珠一晚上不带停顿。交流结束后,我只有一个感觉:以老周的思维深度和格局上,奇虎不会蜗居在市值20多亿美金的格局里。所以北京回来后,我就力荐之前工作的公司重仓投资奇虎,自己也安心做了奇虎的股东。
但是直到今天,虽然奇虎的市值早已突破百亿美金,所服务用户基本涵盖了全部中国互联网用户,但老周的名声依然不好,不少行业内的人依然一口一个“流氓”的称呼着,但通常男人骂另一个男人流氓,是对其能力之强,发自内心深处情感失控的“夸奖”方式,而“值得信任”“终身伙伴”某种程度反而是对其能力平庸的一种褒义的鄙视。
“逆中庸”的人,在中国肯定比其他国家要承担更多的非议,在一个30年前全国人民还穿着统一服装,读着统一思想,喊着统一口号,打到一切与之不同的国家里,特立独行需要极大的勇气。更别说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所奉行的中庸文化对中国人思维结构的负面影响。周鸿祎在中国这个土壤上,注定是一个异类。之前有朋友对我说,如果周鸿祎是做其他行业的,早就被消灭掉了。是的,传统行业利益链条错综复杂,既得利益早已给自己打造好铜墙铁壁,老周不怕得罪行业巨头的性格一出门必然碰的头破血流。但互联网的时代,游戏规则改写了,传统行业的中间环节统统消失,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传播不受时间,空间,预算的限制。让那些满足了用户强需求的产品,以最快的方式发展出了属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这本书中,老周自称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失败者,3721的教训,让老周对“用户体验”这四个字的深刻认识,远超行业内同类型公司。当其他公司都在努力把产品卖给更多的“客户”的时候,老周把如何更好的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绞尽脑汁。书中从大学时期的创业产品开始,让读者可以从最初的视角去理解老周对产品设计,用户交互的理解。很多创业企业不缺乏高瞻远瞩的思路,但缺乏换位思考的角度。过于看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往往闭门造车,当产品上市的时候又犯了“教育市场”以自我为中心的推广模式,忽略了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感受。乔布斯在早年做APPLE电脑的时候要求技术人员加快电脑启动速度,技术人员很不解,开机时间是50秒和30秒对用户有很大的差别么?乔布斯的回答是:如果APPLE电脑卖出去几百万台后,每人每天可以节约20秒的时间,那么总量上的积累,苹果帮助用户所节省的时间是按年计算的。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会对产品内部的牛逼技术有直观的感受,但是对产品所反馈的实际操作,是3个步骤还是1个步骤完成却有直观的体会。
当初奇虎做免费杀毒,除了杀毒厂商骂他,做病毒木马的恨他,连投资者都在董事会议跟老周吵架。免费,是互联网生态的基石。互联网本身就极大的降低了信息的传播,储存和流通成本,而在一个获取成本为零的大环境下,无数企业却为了自己的盈利目标,架起了层层收费站。老周做免费杀毒前,中国只有1000万用户安装收费杀毒软件,我记得当年电脑从新安装系统对于很多人都是家常便饭,有的人甚至电脑速度慢了就会整个系统从新安装。360推出免费杀毒,短短3个月就吸引了一亿用户,成为中国最大的杀毒企业,奇虎现在服务的电脑+手机客户市场规模超过当初收费杀毒市场100倍。当用户主动选择你的产品,产品本身就具备了口碑推广的优势,当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反馈的问题可以快速解决,那么用户粘性自然就在自我强化。奇虎通过杀毒拉动浏览器,浏览器拉动游戏,广告收入。业务建立在免费杀毒所积累的庞大用户基础上,在商业模式上是领先于国际上传统的杀毒企业的。所以在上市之初很多海外的投资者不理解奇虎的商业模式,我在持股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被做空当天暴跌17%的日子。再加上奇虎上市前有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贩卖杀毒软件,老周需要极大的勇气“挥刀自宫”才能让奇虎在外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颠覆式创新,从而达到今天的行业地位。
作为一个互联网老兵,和一个自诩为持续创业者的顶级产品经理,书中不但讲述了奇虎在发展的过程中历次变革,和著名的几场大战。还很深入的解释了老周行为背后的思想是如何演变的。思考力的深度影响老周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具备商业上的领先性,而产品在完善的过程中,用户也反过来佐证老周对产品,对互联网,对用户的理解,形成了良性的产品开发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微创新,积小胜为大胜。当业务趋于成熟,产品被巨头所重视的时候,你已经打造了很深的无形壁垒,用户离不开你。这样企业也无畏巨头的挑战。其中很多篇章对创业者会很有帮助,尤其是在早期起步阶段。而当一个企业已经成长为行业标杆,创始人在校园里演讲成功之道的时候,内容早已沦为心灵鸡汤似的自我吹捧了。
书中老周还谈了他对企业经营的理解,很多骂老周流氓的人往往忽视了奇虎员工持股比例高达40%,上市后稀释到22%。是互联网里员工持股比例最高的公司之一。奇虎不少员工,从十几年前就一直跟随老周,几次企业转型,做的产品甚至公司名称都完全不一样,如果老周是一个“恶人”,那么员工忠诚度高和用户覆盖度高都是无法解释的。
老周自诩为永远的创业者,是深知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是失败后妈的道理。把成功经验制度化是历史上很多大企业走向失败最标准的方式。因为这会让体制把注意力放在追求流程制度是否完美上,而不是把精力去打磨那个最终解决问题的答案。制度替代了答案,成为企业内部运作的中心。而往往最适应流程化管理的是平庸的员工,因为制度是他们在岗位上的“安全工作守则”。而创造力往往来至于不墨守常规的环境,是意外与失控摩擦下的火花。当前6000多人的奇虎,如何避免大企业病?如何保持创业激情?如何在产品线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单点突破能力?是老周无法回避的挑战。生于差异,死于相似。愿奇虎可以一直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特立独行的发展下去。
微信公共号:Givest
http://xqimg.imedao.com/148047b696f2993fdaa1516c.jpg!custo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