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拨乱の一生

(2014-02-10 00:36:58)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原创

拨乱の一生

是川银藏

http://s4/mw690/001Vvflagy6GsIPknGrb3&690 

这是我写过最反复的一篇文章,文档早早就建立,写了删,删了写,反反复复多次。我曾经用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写这一篇书评,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无论我如何去描写去诠释是川银藏的牛B之处,都如管中窥豹,不得要领。这本薄薄的书,记录了是川银藏在上个世纪那个跌宕起伏年代丰富的一生。书的厚度和Livermore那本《股票做手回忆录》一样,但书中能量差别巨大,翻开此书如七彩烟花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大呼过瘾。Livermore只是记录了一个失败投机者的一生。如果世界上只能读一本关于如何投资的书,那么就是这一本了。

 

普通人总是努力攀爬到一个自己无法胜任的位置,然后安定下来。之所以安定,是因为成功的道路犹如小蚂蚁爬针尖,爬针尖如此之难,但是真爬上去以后,无论向任何方向挪动都是直线落体。所以干脆一动不动,以求自保。

 

是川银藏19岁资助孙文革命,相比产业VC,做革命军的VC,风险收益率早以超出理性的范畴。虽人生中数次破产,身无分文怀揣手枪试图结束自己的性命。但最终意志力战胜了环境,抓住了东山再起的机遇。是川银藏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一直在寻找大的历史机遇,通过压倒性的努力,把机遇与风险转化为收益。31岁闭关三年研读经济,出山做股票,70日元入市,每月还需从中抽取100日元做为生活费的情况下,年底做到7000日元。家中门庭若市,学生自发筹备了是川经济研究院让是川银藏主持工作。本来成功预测美国退出金本位做空市场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但因为市场跌幅过大,休市一周后按照金本位退出前的市价结算,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是川银藏的一生,无论是在朝鲜做钢铁生意,为了管理企业,逼迫自己从一个外行到金属行业的专家。在日据时代做到朝鲜国内最大的钢铁厂,二战结束。再次失去全部财富,还是受麦克拉瑟演讲刺激,认为日本只能种一季水稻无法养活过亿人口成为世界强国,投入到自己完全不懂的水稻养殖,通过数年的努力,发明使用薄膜提高地表温度让水稻提前发芽的技术,让日本大多数农田可以一年种两次稻米。这件事登上了NHK的头版,让是川银藏声名大振,并且得到日本各界的支持。到了1960年,是川再次放弃投入多年的农业种植,从回股市,为了不让老婆继续过苦日子。

 

是川银藏做股票,最让我敬佩的地方在于1983年,以86岁高龄的老人,在发现住友金矿这个重大机遇的时候,倾其全力下重注。在金矿专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根据自己1938年起在朝鲜经营冶金厂的经验排除干扰。又因吸取之前贪心的教训,在高位悉数出货。这其中的经验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答对所有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的人之所以可以把普通人看似不可能的问题和风险转换为财富,皆来自于不凡的人生所沉淀下来非凡的经验。当年是川银藏个人所得全日本第一,超过松下幸之助。第二年所得日本第二。

 

看完此书,你会发现是川银藏是信奉那种绝对,绝对,绝对不放弃的人。这种性格无论做什么行业都会成功。而之所以最终选择股票这个方式,是因为股票市场没有实体资产交换的摩擦成本。是川就曾经因为预测到大阪郊区地价要涨而收购大量土地,虽然最后赚钱,但是得罪之前卖他土地的所有者,背负黑心资本家的恶名。

 

此书,每一段的内容,都超过平常人一生的经历。而是川银藏95年跌宕起伏的人生最后也不过是150多页的故事。当我们来到自己人生终点,回忆此生经历又能有多少内容值得记录于纸上供后人阅读?或只是墓碑上的两行文字?当周遭亲友问是川银藏如何做到公司自己还在怀疑的时候就料到确有重大金矿?是川银藏回答:“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会碰到23次的大好机会。能否及时把握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就得靠平常的努力与身心的磨练,理论与实践的合一,再加上日夜的思考训练,可以增加成功的机率。此外,在下重大决断时,往往需要直觉,这个直觉并非来自天赋,而是来自无数次战斗所积累的经验。”

 

(在书里记录是川银藏19岁资助孙文革命军的时候,把孙文的追随者称为“满洲来的300个强盗”,而大陆版的称为“人”。理论上孙文是中国民国的国父,台湾版的理应更敏感一些,但为了忠于原著,看来繁体版的更准确些。)

 

201429日星期日 清晨427A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