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从树上掉落?
(2013-03-06 16:05:53)
标签:
股票it杂谈 |
分类: 原创 |
余晓光 2013年3月6日
美国股票市场持续走高,各类科技股纷纷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苹果,这个昔日的“世界之巅”,股价犹如抛物线坠落般的从705美金跌到了420美金,跌幅达到40%。当前市场,无论是对苹果产品还是苹果股票的追捧程度都是史无前例。每次去香港IFC苹果店中依然人头攒动,美国分析苹果的文章以每天数篇的速度持续更新。无论是从产品分析,财务分析还是估值,大家对苹果公司的了解,和了解自己手里的iphone一样深入。产能瓶颈,毛利率降低,创新能力的质疑,在各种质疑的作用下,股票虽然价格已经跌到了10倍PE的附近,但各种言论还是不绝于耳。虽然苹果PE在历史上并没有像纯粹的互联网企业那样享受远超实际业绩的虚高估值,但10倍PE就算以传统制造业的角度去衡量,也是比较便宜了,更何况是“苹果”。
对于苹果这样覆盖率很高的公司,各种观点早已被各路作者反复批判,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立场随意选择符合自己观点文章。之前我也是这样,并没有太多的看法可以组成文字。但近期的一次朋友间的讨论,让我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认识到苹果之所以那么伟大,也许正是来自于苹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伟大。”
苹果的优势
苹果在我看来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作为硬件厂商,苹果比其他硬件厂商更懂软件。而作为软件厂商,又比其他软件厂商更懂硬件。这种交融与跨界让苹果公司相比微软,谷歌,IBM还是黑莓,Nokia具备更加完整的竞争力。再加上创始人幼年时期宗教情结在成年以后而发展出的对生活细微而精致的观察能力和品味,让产品优势不但横跨软硬界,而且富含艺术气息。当前对苹果的一个主要忧虑就是乔布斯离去后创新能力的缺失,而这一点在我看来反而并没有那么重要。
苹果的创新能力,并不是那么重要。如果从苹果历史上推出过的产品去看,无论是早期的个人电脑还是iMAC, iPod, iPhone, iPad。苹果从未“发明”过什么东西,在苹果推出个人电脑的时候,个人电脑早已存在了,在苹果推出音乐播放器或者只能电话的时候,这两样东西也都在市场存在很多年了。苹果做的事情只不过是在现有市场中,以自身软硬件结合优势,外加一点设计品味上的“魔法”,提供颠覆性的产品体验横扫一个早已“科技上”落后的产业而已。在苹果推出iphone之前,Nokia不停换电话外壳的游戏支撑Nokia市值收入不断走高的故事,本身就说明是如此荒谬。如果5110和8110的分别只是在外壳的不同,差价却可以高达3倍的把戏可以继续玩下去,那迟早也会有另外一个公司看到其中的机会,以另一个产品颠覆传统的电话市场。
苹果的未来
苹果在我看来是一个科技市场趋势的高手,而这样的趋势贯穿了苹果的整个发展阶段,但同时也是电子产品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发展过程。
电子产品的发展阶段在我看来是:
大型机(需要一群人配套服务)-->个人电脑(需要人配合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子终端可被人携带)-->iWatch(可佩带式智能终端)--> 植入式智能终端。
苹果在发展过程中,第一步抓住了个人电脑浪潮大发展下的趋势,然后在个人电脑饱和,技术发展已经成熟的环境下,一跃而起抓住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大趋势。而苹果下一个大的机遇就是以iWatch为代表的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发展。而这一个阶段马上就会到来,Google也看到了这个趋势,所以才会研发和推出“Google眼镜”。苹果和Google的竞争在个人可佩带式数码终端领域,会依附于各自在传统智能手机市场的优势继续深入下去。而其中最大的受惠者除了一般大众的消费者外,苹果无疑会是重要的赢家。
2013年Q1财报发布后,TIM COOK在业绩会上,很明确的表明当前是苹果历史上创新能力最强的时候,对于新产品的询问,COOK一如既往的无可奉告。但是从言语之间可以很确定的是苹果在投入很大的资源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如果静态的看问题,无论未来推出iPAD5还是iPhone6其实本质上都没有太多的惊喜,毕竟当前使用iPhone5的用户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老用户,新增智能手机用户被Android阵营争夺和本身市场趋于饱和的状态对业绩的增量有限。
佩戴式智能设备的意义
iWatch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iphone或ipad功能的延伸,而是第一次人与智能设备建立了私密的信息沟通分享。一个长期佩戴在手腕上的智能设备,除了提供通常iPhone的附属功能外,还可以长期监控一个人的生理数据,心跳,血压,每天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热量,脂肪含量,健身目标完成的进度等等。还可以和自己的医生,对长期慢性病进行24小时的监控。“可佩带式智能设备”的推出,会同时引爆通讯,健身,医疗等多个领域。而大众健身产业和传统医疗监控领域现在市场环境和苹果推出iPhone之前的手机行业一样,产品功能简单,价格昂贵,厂商通过新瓶装旧药的方式推出新品,厂家日子过得倒还都不错。
NIKE — 这个运动服装鞋帽生产商所提供的可佩带健身腕表的功能,以一个IT消费者的角度看待,还停留在石器时代。可佩带式智能设备的发展,并不能简单的参考当前的运动监控市场。苹果每一次的新品推出,都是站在了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点上,在90年代末期苹果也尝试推出类似iPad的产品但是因为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并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而放弃。当年乔布斯为了等待一块合适的屏幕推迟iPhone最终面世数年之久。苹果每一次都是等待市场发展的成熟度和科技发展达到关键位置的时候,入场进行大规模扫荡。如果苹果公司是一只对冲基金的话,那么很可能就像索罗斯那样在每一次市场崩溃或者大趋势产生的时候,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如果苹果公司真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需要不断的创造性研发出“全新的产品”好像爱迪生脑袋那样不停的蹦出一个又一个灯泡,那么苹果公司的命运看起来确实应该像当前市场预期的那样悲观。而从过去几十年科技的发展带动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同时反过来让科技产品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以此去审视苹果公司和乔布斯做出的成就,也许并没有像历史中其他人物那样凭借单枪匹马扭转乾坤那么“伟大”,而正是因为苹果公司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伟大”,才成就了苹果在科技领域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