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仰卧起坐(女)
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成90°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便固定下肢。受试者起坐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详细测定方法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第102页。评价标准见表2—3—7。
表2—3—7《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分钟仰卧起坐评价标准(次·min-1)
|
性别
年龄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
|
女
小学五、六
36以上
36~23
22~11
11以下
初一
37以上
37~25
24~13
13以下
初二
38以上
38~25
24~14
14以下
初三
39以上
39~27
26~15
15以下
高一
39以上
39~28
27~16
16以下
高二
40以上
40~30
29~17
17以下
高三
40以上
40~29
28~18
18以下
大学
40以上
40~28
27~20
20以下
|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三)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中测定肌力指标有:双手前投实心球、仰卧起坐、原地纵跳摸高、俯卧背伸、跪卧撑(男)和仰卧举腿(女)。其中,仰卧起坐和原地纵跳摸高仅适用于20~39岁的人群,俯卧背伸、跪卧撑(男)、仰卧举腿(女)仅适用于40~59岁的人群。
1.
双手前投实心球
双手持球,面对出球的方向,两脚平行或前后站立在投掷线后,膝关节微屈。两手将球举过头顶,用力将球投出。每人投3次,取最好的成绩为测试成绩。详细测定方法见《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第18~19页。评价标准见表2—3—8。
表2—3—8《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双手前投实心球评价标准(m)
|
性别
年龄/岁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
|
男
20~24
7.8~7.8
7.9~8.9
9.0~10.6
10.7~12.4
12.5以上
25~29
6.8~7.5
7.6~8.7
8.8~10.1
10.2~11.9
12.0以上
30~34
6.5~7.1
7.2~8.5
8.6~9.6
9.7~11.2
11.3以上
35~39
6.2~6.7
6.8~8.3
8.4~9.4
9.5~10.7
10.8以上
40~44
5.7~6.2
6.3~7.6
7.7~9.0
9.1~10.1
10.2以上
45~49
5.4~5.9
6.0~7.3
7.4~8.5
8.6~9.6
9.7以上
50~54
5.1~5.6
5.7~7.0
7.1~8.1
8.2~9.2
9.3以上
55~59
4.8~5.4
5.5~6.7
6.8~7.8
7.9~8.8
8.9以上
女
20~24
3.7~4.3
4.4~5.0
5.1~6.2
6.3~7.4
7.5以上
25~29
3.5~4.1
4.2~4.9
5.0~6.1
6.2~7.3
7.4以上
30~34
3.3~3.9
4.0~4.8
4.9~5.9
6.0~7.1
7.2以上
35~39
3.1~3.8
3.9~4.7
4.8~5.7
5.8~6.9
7.0以上
40~44
2.8~3.6
3.7~4.5
4.6~5.5
5.6~6.6
6.7以上
45~49
2.6~3.4
3.5~4.3
4.4~5.2
5.3~6.3
6.4以上
50~54
2.4~3.1
3.2~4.1
4.2~4.9
5.0~6.1
6.2以上
55~59
2.2~2.8
2.9~3.7
3.8~4.6
4.7~5.6
5.7以上
|
引自:国家体育总局。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仰卧起坐(20~39岁)
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大小腿成直角,两手指交叉抱于脑后。另一种同伴压住我、受试者双脚。要求起坐时双肘触及两膝,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记录1分钟内完成的次数。详细测定方法见《普通人群体育锻炼目标》第19页。评价标准见表2—3—9。
表2—3—9《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1分钟仰卧起坐评价标准(次·min-1)
|
性别
年龄/岁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
|
男
20~24
23~27
28~35
36~47
48~55
56以上
25~29
20~25
26~33
34~45
46~50
51以上
30~34
16~20
21~28
29~39
40~46
47以上
35~39
12~18
19~25
26~35
36~42
43以上
女
20~24
12~21
22~28
29~38
39~47
48以上
25~29
10~19
20~26
27~35
36~44
45以上
30~34
8~17
18~24
25~32
33~41
42以上
35~39
6~14
15~22
23~28
29~38
39以上
|
引自:国家体育总局。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原地纵跳摸高(20~39)
使用摸高器或画有标志的立墙进行测试。受试者立于纵跳摸高器下或立墙前,保持身体正直,一手臂尽量向上伸,脚跟不许离地,测试员记录手摸高度。然后进行测试,取纵跳手摸高度与原地手摸高度之差作为其测试成绩,测试3次,取其最好成绩。详细测定方法见《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第4~5页。评价标准见表2—3—10。
表2—3—10《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原地纵跳摸高评价标准(cm)
|
性别
年龄/岁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
|
男
20~24
32.0~38.0
38.1~47.0
47.1~57.0
57.1~64.0 64.1以上
25~29
31.0~37.0
37.1~46.0
46.1~56.0
56.1~62.0 62.1以上
30~34
29.0~35.0
35.1~44.0
44.1~54.0
54.1~60.0 60.1以上
35~39
27.0~34.0
34.1~42.0
42.1~52.0
52.1~58.0 58.1以上
女
20~24
17.0~23.0
23.1~29.0
29.1~36.0
36.1~45.0 45.1以上
25~29
16.0~21.0
21.1~27.0
27.1~34.0
34.1~43.0 43.1以上
30~34
14.0~18.0
18.1~25.0
25.1~32.0
32.1~41.0 41.1以上
35~39
13.0~16.0
16.1~23.0
23.1~30.0
30.1~39.0 39.1以上
|
引自:国家体育总局。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俯卧背伸(40~59)
受试者俯卧在体操垫上,胸部垫一块10cm厚、20cm长、10cm宽的海绵,双手背于身后,一名辅助测试者双手握住受试者足踝,并向下压住。受试者尽力上抬上体离开海绵,随即还原,此为完成一次动作。计受试者在1分钟内所完成的动作个数。详细测定方法见《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第20~21页。评价标准见表2—3—11。
表2—3—11《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1分钟俯卧背伸评价标准(次·min-1)
|
性别
年龄/岁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
|
男
40~44
20~26
27~39
40~55
56~70
71以上
45~49
18~23
24~37
38~52
53~67
68以上
50~54
16~22
23~35
36~49
50~63
64以上
55~59
12~18
19~30
31~45
46~61
62以上
女
40~44
19~23
24~34
35~47
48~58
59以上
45~49
17~20
21~32
33~44
45~55
56以上
50~54
14~19
20~30
31~41
42~51
52以上
55~59
11~15
16~28
29~38
39~48
49以上
|
引自:国家体育总局。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跪卧撑(40~59岁,男)
受试者跪于体操垫上,双脚离地;两臂支撑于体操垫子上,略宽于肩;髋关节挺直,成斜腹撑姿势。然后两臂尽量弯曲,使肘部高于背部,胸部贴近于支撑面,然后用力撑起,还原成预备姿势。计受试者1分钟内所完成的动作个数。详细测定方法见《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第21页。评价标准见表2—3—12。
表2—3—12。《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1分钟跪卧撑评价标准(次·min-1)
|
性别
年龄/岁
1分
2分
3分
4
分
5分
|
|
男
40~44
15~18
19~25
26~40
41~50
51以上
45~49
13~16
17~22
23~35
36~47
48以上
50~54
10~13
14~19
20~33
34~42
43以上
55~59
8~11
12~16
17~29
30~38
39以上
|
引自:国家体育总局。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仰卧举腿(40~59岁,女)
仰卧于体操垫上,两臂置于身体两侧,两腿并拢伸直。垫侧放置一个双柱标杆,位于髋关节两侧,标杆高50cm,用一皮筋连与两杆。受试者做收腹、直腿抬高动作,两腿必须碰到皮筋,然后还原成开始姿势。计受试者在1分钟内所完成动作的个数。详细测定方法见《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第22页。评价标准见表2—3—13。
表2—3—13《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1分钟仰卧举腿评价标准(次·min-1)
|
性别
组别/岁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
|
女
40~44
13~19
20~26
27~34
35~40
41以上
45~49
12~18
19~25
26~33
34~39
40以上
50~54
11~17
18~24
25~32
33~38
39以上
55~59
10~15
16~23
24~31
32~36
37以上
|
引自:国家体育总局。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