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亮生命感动致敬榜样精神——全校各班观摩“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2023-03-17 10:35:17)

点亮生命感动  致敬榜样精神

全校各班观摩“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3月6日下午校班会时间,学生处组织全校各班集体观摩了“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节选视频。

http://www.ntzx.cn/Upload/ntzx/ContentManage/Article/image/2023/03/15/823df39a3bdf4f9f85233cd7b88abe80.jpg

一个个甘于奉献的人物,一幕幕感动中国的画面,让观摩的同学们经历了一次善良、坚韧、勇敢、无私的精神洗礼。他们的事迹可以触动我们每个人心底的柔软,也能激起一个国家拔节生长的力量。他们身上,都深深地印刻着“中国精神“四个字。正是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带领我们的民族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书写了巍巍中华的精神史诗。

http://www.ntzx.cn/Upload/ntzx/ContentManage/Article/image/2023/03/15/4171c802144647199a599e2f9ddd95a8.jpg

http://www.ntzx.cn/Upload/ntzx/ContentManage/Article/image/2023/03/15/19b2999f2e6a4776879f1f626167bc39.jpg

各班在认真观摩的基础上,还组织了交流讨论,许多同学将感动化为文字,用真挚的情感写下了自己的深切的感悟: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感动中国的人物让我坚定“相信”的力量。邓小岚相信大山能用纯净的童声改变世界;徐梦桃相信一百次的擦肩而过会换来一百零一次的遇见;陆鸿相信以残缺的身体作舟也能摆渡到彼岸……节目的目的,不仅仅是感动,而是教会我们先相信、再看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心怀家国天下,历史与时代终将予你应有的果。

——高一(6)班 陈书敏

 

今天的观看使我感悟良多:十九年扎根在马兰村,教授孩子音乐的邓小岚老师,教会我何为善良与爱;六十年隐瞒身份,被孩子们说成陌生人的沈忠芳,教会我何为家国大义;拼搏十二年,只为一块奥运金牌的徐梦桃,教会我何为坚持与付出……他们是时代的揩模,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

——高-(10)班 姚澄宇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看似普普通通,却用执着与坚持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面貌,他们不言败,不气馁,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高一(13)班 汤俣哲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生际遇,他们却都将人生的意义上升到为人为国的宏大。感动来源于他们牺牲自己,在渺小处带给同样身处困境的人一线希望,感动来源于他们“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达观。如果平凡是人生的归途,何不创造一点点感动,装点人生漫漫旅途,燃烧自己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开一朵花,一瞬间绽放却留下永世芬芳增辉日月。

——高二(9)班 陈冯煜

 

感动中国,依何而感?依的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靠的是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凭的是珍惜陇亩颗粒,心怀天下仓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梦之茫茫,切切其真。山花烂漫,杨柳依依,春蚕不老,夕阳正红。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了国人,震撼了世界。

——高二(13)班 孙煜轩

 

我数次潸然泪下,也许是因为感动深切,也许是因为豪情满怀,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张张平凡的面孔,一年年默默的付出,创造出了伟大的事业与感人至深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我们应当记住这些面孔,记住他们的付出,更要记住他们背后的家国忠骨,悲悯情怀,坚毅脊梁和自强不息。我们作为青少年,也许没有办法也没有条件干出如此大的伟业,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将这种砥砺前行,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贯彻于心,脚踏实地笃志前行,将正能量与真善美带到我们力所能及的角落。

——高二(19)班  张雯曦

 

观摩“感动中国”年度颁奖盛典是我校春季学期的德育必修课,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年度人物的闪光事迹和精神力量如春风化雨般沁人心脾,启迪、教化、引领广大青年学子铸就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从熠熠生辉的中国精神中汲取养分,在成德达才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图片:各班提供;文责:姜晖;编发:刘鑫燕;审核:沈惠祥;终审:成锦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