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巨侃
巨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748
  • 关注人气:1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名宝鸡骄子参与设计首架国产大飞机

(2015-11-27 18:22:40)
标签:

陈海昕

王刚

c919

大型客机

宝鸡人

分类: 人物
 巨侃  邵菲菲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 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这架飞机凝聚着数百甚至上千名专家的心血。这其中,两名宝鸡人也参与了飞机的研发设计工作,他们一人参与设计飞机电缆集成,一人为机翼设计作出重要贡献——
 博讯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 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中国商飞公司新建成的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厂房内正式下线,为提升我国大型飞机自主研制生产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这架大型飞机的研发耗费了众多人力,其中宝鸡人陈海昕和王刚有幸参与了飞机的研发设计工作。 11月 6日,记者分别对他们进行了电话采访,听他们讲参与飞机设计时的故事。

           陈海昕 为超临界机翼设计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 41岁的陈海昕自小在宝鸡秦川机床厂长大, 1991年,陈海昕从宝鸡中学以全市第一名的高考成绩毕业,为追逐航空理想进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工程系学习, 1999年获流体力学工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年底到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飞机空气动力学,曾出色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63”、航空基金、国防科工委气动预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际合作等多项科研任务。
    陈海昕向记者介绍说, 2008年,为研制我国自己的大型客机而刚刚组建不久的中国商用飞机公司,召集来自全国 25家航空科研院所、 7家航空制造企业、 13所高校的 300多名专家,组建了“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他作为清华大学参研成员奔赴上海,在气动组研究 C919飞机气动外形设计。在这段时间里,陈海昕和他的团队先后参与了超临界机翼设计、机翼 /发动机短舱一体化设计、增升装置设计、机头设计、后体设计等任务,成功跻身 C919气动设计的主要力量。“我最欣慰、最自豪的是 C919超临界机翼方案通过了荷兰和德国的风洞检验,使飞机的气动设计达到了原定 5%的减阻目标。”回忆起 7年前设计方案通过的那一幕,陈海昕自豪地说。“请家乡人民等待我们的新成果吧!”陈海昕最后表示。目前陈海昕教授团队已经投入了 C919后续机型的研究工作。
           
            王刚  参与设计飞机电缆集成
    
    今年33岁的王刚家住凤翔县横水镇,2001年,王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机械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他被法国的高校选拔前往特鲁瓦技术大学继续深造,并于两年后成功拿到了机械工程师文凭。 2007年,王刚被法国一家世界著名的飞机电缆线束设计公司聘用,成为一名民用客机设计师。
    去年, C919大型客机的前期工作准备就绪,由于与中国商飞公司有合作,王刚被派往上海工作,主要协助商飞公司设计飞机电缆路径的铺设和电缆线束集成。王刚告诉记者,这项设计非常复杂,工作量也很大,它主要是把飞机的各个部件协调起来,让飞机能够正常运转。截至目前,第一版本的电缆路径的铺设和电缆线束集成的设计已经完成,后期还要根据其他部件的设计进行修改完善。“虽然飞机已经下线,但我们的工作才完成了一半,航电、飞控、液压、机载系统集成试验和全机静力试验将陆续展开,首架机要试飞,还必须完成系统调试、试飞实验设备和仪器安装等工作,因此,我们的工作量还很大。”王刚最后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