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凤翔“装”进老宅院 周家大院民俗陈列布展工程年底竣工

标签:
凤翔周家大院民俗陈列酒坊当铺 |
分类: 文化 |
巨侃

本博讯
闻名西府的老宅——凤翔周家大院在新年到来前夕要“变脸”啦!记者日前从凤翔县博物馆获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家大院继去年5月维修工程主体全面竣工后,另一个民俗陈列布展工程也将于今年年底结束,届时,参观者将看到一座集合凤翔各种民俗文化的老宅院。
据了解,凤翔县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凤翔民俗陈列项目,完成周家大院消防、安防设施建设并对外开放。周家大院民俗陈列工程于今年“五一”动工,计划用8个月时间,利用老宅现存的房间和院落,打造一批以凤翔民俗陈列为主题的民俗文化单元,其中包括“婚房”“中药铺”“酒坊”“铁匠坊”“纸坊”“当铺”等十几个民俗展厅,各个展厅将以实物征集、硅胶仿真人塑造的场景化形式,力求逼真地还原凤翔府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该项目由凤翔县博物馆主办,由陕西省古建研究院做造型、布局设计,宝鸡汇隆古建园林有限公司负责施工,预计陈列布展费120万元。
记者在县城通文巷内的周家大院门口看到,几名工人正搬运刚刚送来的展窗玻璃;宅院内的门、窗、瓦、地板及漆色已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做了维修;中院戏厅里,戏台及彩绘的门楼已经搭好,两名工人正在做木工活;后院堆放着一些门墩石、拴马桩和木轮大车;西院两边的厦房已被布置成“中药铺”、“酒坊”、“当铺”等若干功能展厅,主要道具也已经到位。县博物馆研究员王周应介绍说,这段时间工作主要是做展柜、彩楼、炕,还有西院、后院的做旧和家具征集,“这些东西基本上到位了,没到位的除了定做的硅胶人、钢化玻璃人外,还有两匹仿真马。”
凤翔县城民国末年曾有各类手工业作坊一百多家,至今还存有一些以手工业命名的街巷,周家大院民俗陈列布展工程,将凤翔民俗文化浓缩进老宅,呈献了一个新的看点。
前一篇:挺立了256年的塔
后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动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