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榜眼题碑现藏宝楼——书写者系高家大院主人

标签:
高家大院高岳崧西安榜眼解元 |
分类: 寻找散落民间的老碑 |
巨侃
寻找散落民间的老碑系列报道之六十二
本博讯
博主看到,该墓志铭碑用一块青石制成,在乌黑的石面上刻着一些篆体大字和几行楷体小字,篆体大字分四行,每行四字,有“皇清诰授中宪大夫
赏戴花翎 补用知府 贵州平越直隶州知州 冶亭郑公墓志铭”等字样,楷体小字刻有“陕西凤翔府知府 署西安府事
愚弟李慎撰”及“诰授翰林院编修高岳崧书”等字,铭刻时间是“同治”某年某月。经测量,碑面长、宽均为78厘米,下沿稍窄呈方形斗状,厚度约为16厘米。
此碑经市收藏家协会文化艺术品鉴定委员会的碑刻专家研究后说,碑的石质敲击如磬,系上好的石材;从碑面四周带边框及内容判断,应该是墓志的“志盖”部分,此碑应该还有一块“志文”,“志盖”和“志文”合起来才是一块完整的墓志铭。对于碑刻反映的信息,专家评价说,郑冶亭是清末凤翔籍经学家,道光二年解元(乡试第一),曾重修过张载祠,在当时名望很高;高岳崧陕西长安人,系清同治十年辛未科榜眼(殿试第二),写得一手好字,但因其早逝,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这块榜眼给解元题写的盖碑,系高岳崧书法碑刻首次在我市发现。
碑刻专家特别指出,高岳崧还是西安北院门144号高家大院的主人,但关于高岳崧的生活年代一直有误传,高家大院的石碑介绍甚至把高岳崧误断为明朝人,此碑的出现,成为高岳崧生活在清朝末年的一个实物佐证,印证了史籍上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