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楼下埋藏元代老碑——碑文记载丘处机在千阳创建“全真堂”事迹

标签:
丘处机千阳全真堂元代老碑文化 |
分类: 寻找散落民间的老碑 |
巨侃
寻找散落民间的老碑系列报道之五十九
本博讯
石碑埋在千阳县城的一个居民小区楼下。博主在现场看到,石碑碑身浅埋于地表,碑面被一层浮土和杂木覆盖。经小区居民清理后,碑面显露出来。该碑长方形碑身,半圆碑首,身首一体,阳刻花篆纹。高220厘米,宽96厘米。碑额篆书“通微真人蒲察尊师传”,碑身上刻满密密麻麻的楷书文字。碑文由元代天乐道人李道谦撰写,杨志春书丹并篆额。末款字迹已辨识不清,博主只看出“有元……大将军……立石”等字。主文字迹辨识度较高,其内容讲述了道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的弟子蒲察道渊拜师学道,及在千阳石门修建“全真堂”传道的事迹,死后葬于天池(今千阳东河沟),元朝廷追赠他为“圆明普惠通微真人”。
据提供线索的吕先生说,石碑所在的这个居民小区,以前是城关粮站旧址。石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粮站建立厂房时曾被人发掘过,由于没有合适的保护方式,被就地掩埋一直放置到现在,所以很多小区居民都不知道这块碑。
据《千阳县志》记载,碑文中提到的“石门”,即今县城南千河北岸一带,石碑埋藏地,正是元代万寿宫旧址。公元1186年丘处机途经石门时,“爱其泉石幽邃,乞地数亩,筑全真堂”,并命爱徒道渊為住持。全真堂后来发展成万寿宫,是金元时代陕西著名的道教场所。至清雍正时万寿宫迁至“小石门”(现在的千阳中学),民国时期道观被毁。
这块元碑书法带有颜体韵味,对研究丘处机在千阳的活动经历及道教龙门派的发展过程,颇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