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石碑对话的人
标签:
拓碑人碑刻文化仪式灵验捶打 |
分类: 寻找散落民间的老碑 |

拓印前的小仪式。

拓印工具。

字被敲出来了!
在宝鸡,散布乡野之间的老碑孕育了这样一个独特的群体——拓碑人。
他们衣着普通,随身挎着一个毫不起眼的帆布包,穿山越岭,走村过乡,来去无踪。
他们的脸色,往往呈古铜色或紫檀色,面孔具有老碑一样的古朴和沉静;当他们发现一处碑刻时,锐利的眼睛一瞥,答案已经了然于胸!
他们打开那神秘的帆布包,取出装在里面的一样样东西——有棕刷、软毛排刷、清洁刷,还有两个拓包,一瓶墨汁、一个装水的喷壶和几张宣纸——这些都是拓碑的工具。
在清洁完碑面后,好像变魔术似的,他们又从包里抽出来一个绸缎,细长,金黄,小心翼翼地把它覆在碑面上。
一支香烟被点燃,轻轻地立在碑前,然后俯身叩首,一下,两下,三下。
听!此时他们嘴中念念有词,仔细倾听,大意是:
“这位神主,打扰你了!我做这事也是做功德,让世人了解、传颂你的故事。望你助我一臂之力,送风、止雨,让我顺利完成工作,感激不尽……”
拜毕,取下黄缎,然后上纸,椎拓,上墨,取拓。
整个拓片工作在静默之中、有条不紊地完成。
如果逢下雨,拓片时雨停了,拓片人会望望天,说:“碑主地下有知,能听见我的祈祷,所以……”
如果你是一名拓碑人,你就知晓,这个祈祷竟是如此神奇,如此灵验。
所以拓碑前的祈祷仪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古已有之,从来如此。
拓碑人是真正热爱民间碑刻文化的群体。由于经常出没于荒野,除了遭受蛇虫攻击的危险外,也常常会被人误解。
拓碑人南翠生讲,他有一次独自一人在一个村里拓碑,引起了当地村民的怀疑,村民把他当成了盗墓贼,而他却浑然不觉。工作间隙,他误入了路旁一间用土坯垒起的女厕所,结果遭到了村民的围打。
据宝鸡地方文化研究者、拓碑人李春林统计,宝鸡搞拓碑行当的大约有五六十人,碑刻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就更多了。“拓碑,但不能破坏碑。过去,有人拓完碑后,为防止别人再拓,临走时就敲掉碑上的一个字,这种人非常没有道德。还有的人借拓碑之名,盗碑、盗墓,这种人更是拓碑队伍里的败类!”李春林说。
宝鸡著名刻字艺术家、拓碑人李骅说,现在民间很多有价值的老碑都没有得到保护,地方的文保单位缺少专职的拓碑人员,希望今后拓碑这个行业能职业化,国家能有一些专项资金投入。
另外,拓碑时由于捶打和水浸,多少会对石质产生一定的破坏,所以古老的拓印法应该被更科学的技术手段取代。
据宝鸡地方文化研究者、拓碑人李春林统计,宝鸡搞拓碑行当的大约有五六十人,碑刻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就更多了。“拓碑,但不能破坏碑。过去,有人拓完碑后,为防止别人再拓,临走时就敲掉碑上的一个字,这种人非常没有道德。还有的人借拓碑之名,盗碑、盗墓,这种人更是拓碑队伍里的败类!”李春林说。
宝鸡著名刻字艺术家、拓碑人李骅说,现在民间很多有价值的老碑都没有得到保护,地方的文保单位缺少专职的拓碑人员,希望今后拓碑这个行业能职业化,国家能有一些专项资金投入。
另外,拓碑时由于捶打和水浸,多少会对石质产生一定的破坏,所以古老的拓印法应该被更科学的技术手段取代。
前一篇:一个女人拯救了一个家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