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侧记

(2013-06-04 11:09:15)
标签:

绘画大赛

儿童

原创

震撼

趣味

分类: 文化
巨侃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wbr>——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侧记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秦天悦作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wbr>——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侧记
 
我的工程队 姚均畅 作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wbr>——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侧记
 远离平庸 薛雨萌 作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wbr>——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侧记
 三只小鸡去散步 张雅茹 作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wbr>——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侧记
 童年呢?陈佳钰 作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wbr>——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侧记
孩子们眼里的雷锋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wbr>——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侧记

祝外公早日康复 刘帅辰 作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wbr>——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侧记
 老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wbr>——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侧记
 人物 李凌华 作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wbr>——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侧记

葫芦娃大战变形金刚 赵一乙 作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wbr>——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侧记
 爸爸的盆景 李芊芊 作

  


   5月31日,由宝鸡市群众艺术馆和市美术家协会联袂主办的宝鸡市少儿绘画大赛在群艺馆开展了!从送来2000余幅参赛作品里, 选出200人的222幅绘画作品展出并评奖,展览将持续到6月20日结束。与以往不同,这次绘画大赛暨展览高擎童趣与原创旗帜,又注重绘画材料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其中很多作品除了精妙的构思和精巧的设计外,让人震撼,让人深思……

 

    “胡涂乱画”正是我们的需要

 

    3岁两个月大的赵一乙是最小的参赛者,他用丙烯颜料甩在亚麻布上的《葫芦娃大战变形金刚》就挂在展厅的门口。但见画布上血肉横飞,五色杂陈,当中隐隐约约一个葫芦的轮廓。问他为啥不见金刚,小家伙说:“金刚变成空气了!”

    “孩子们的原创、童趣是第一位的,有成人的手法在里面,画得再多也不能够入选。”本次少儿绘画大赛评委之一、市林李美术高中副校长李宝文说。

    大赛面向全市九个县区所有16岁以下少年儿童征集作品,征稿启事发出后,一对双胞胎小姐妹创作的几幅手印画被她们的母亲送来了。李宝文看看画,先是欣喜,当看到画面里有几处大人添笔的痕迹后,又遗憾地摇摇头。他告诉这位爱女心切的母亲,画的形式很有创意,可惜大人给“添足”了,建议孩子们独立完成。

    某县送来了一大批画,从传统的标准去衡量,这些画若放在学校、班级平时的展览里,有的或许还能获奖,但李老师一张也没选录,因为除了“成人国画”、“假科幻”这类平庸的内容外,重要的是儿童画不像儿童画,表现手法单一、且形式感滞后。

    选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家长。李宝文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的许多家长,在美术教育上总是走向两个极端。有的自信过度,越俎代庖;有的对孩子的才华缺乏赏识,甚至不屑一顾。后者更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有个妈妈在评价自己孩子的画时说:“这孩子就会画鱼骨头、狗棒棒、折断的树棍棍,怎么搞的嘛!”李宝文说,“你没看到画面上还有挥动的手臂和围观的人群?多生动啊!”

   “每一笔涂抹都是儿童心灵的折射,哪怕他是胡涂乱画。”李老师对家长们大声疾呼:“我们不要那些大人们修饰过的,按成年人标准模式、程式化的作品。切记:把你们的孩子平时‘胡涂乱画’的作品拿来吧!也许那里面才有我们需要展示的东西。”

 

       我看比我画得好!


今年五岁半的姚均畅是个爱画工程车的男孩子,他的绘画作品《我的工程队》获得本次大赛的二等奖,当初选拔时,要不是他自己争取,差点被埋没掉。

    李老师回忆,有一天小均畅的父母领着他来送作品。画是一沓子钉好的,一看就是经过了父母的“精挑细选”。李老师翻了一遍,没发现中意的,就问还有啥?这时站在一旁的小均畅嘴里嘟囔着:“车,我画的汽车……”小均畅的父亲就说,自己是卖工程车辆的,孩子从小受影响,就爱画各式各样的工程车,不过都是画着玩的,属于胡涂乱画,根本拿不出手,所以今天没带来。李老师说,往往大人看似孩子胡画的画,才有趣味,明天拿来吧!

    第二天小均畅把画拿来了。这幅取名《我的工程队》的画,画面分三层,画满了形式各异的吊车、铲车、掘土车和运载车,背景是一排正在建设中的楼房,场面壮观,表达流畅,溢满了童心童趣!看到这幅儿童画,李老师一下高兴起来,激动起来,连声称赞道:

   “我看比我画得好!这才是大展想要的画!”

    像这样溢满童心童趣的原创画还有很多,几乎每一幅入选作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7岁女孩刘帅辰的外公得病住院了,小帅辰用四个普通的纸杯制作拼贴,给患病的外公送去了一份别致的祝福。

    这幅名为《祝外公早日康复》的拼贴作品,用3个带图案的纸杯剪成三个花瓣和花盘,白纸卷作花秆,插在一只作为花瓶的压扁的纸杯里,纸杯剩余的材料,则被小帅辰巧妙地剪成几瓣叶子和自己名字的拼音缩写。更妙的是将一张X光片作为背景。这样黑底衬白花,再配一幅灰色的镜框装裱,显得素雅洁净,很有时尚感。

    李老师说,这幅被评为优秀奖的作品最初设计时,底材是那种花花绿绿的镭射纸,看起来虽然热烈点,但有点俗气,就建议孩子修改一下。后来孩子开动脑筋选取外公的X光片作背景,这样X光片上绽放鲜花,祝福的寓意更明显了。

    6岁女孩张雅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几乎每一天的傍晚,她都在父母的陪伴下出去散步、玩耍;正像她这个年龄所有的孩子一样,她还非常喜欢毛茸茸的小鸡、小狗。有一天,她幻想着自己和爸爸妈妈都变成了小鸡,一起去散步。获奖作品《三只小鸡去散步》就这样诞生了!

    画面饶有情趣,让人忍俊不禁。两只体型较大一点的小鸡一前一后、中规中矩地行走着,其中那个充当“爸爸”的小鸡紧跟走在前面的“妈妈”,一副思考的模样。另一只小鸡落了单,你看它左盼右顾地好奇极了!一只天上的小鸟飞来,都能引起它长久地凝望……

    类似这种趣味横生的作品,还有3岁小朋友李芊芊的《爸爸的盆景》、叶锦昊的《西瓜做早操》、刘一泽的《仙人掌、掌、长……》以及孩子们眼里角色各异的《雷锋》,很多,很多。另外,丰富的媒介运用也让人耳目一新,看过画展的人都有这种感觉:画画,不再是纸上的事。


爸爸妈妈请看看“我”


“爸爸妈妈,请看看‘我’,在我的画面里小树也许不是那么笔直……请给我些时间,让我享受这种独特,因为不久的将来,我就会被格式化,永远的忘记如何画出弯弯树……”

    “爸爸妈妈,请看看‘我’,在我的画面里小人的表情就是我内心的深处……请再给我些时间,让我与他嬉笑打闹,因为不久的将来,我会戴上一张真正的面具……”

   “爸爸妈妈,请看看我们……这是我的高楼、我的小鸭、我的地球,不是用文字写出来的一模一样,横平竖直,千篇一律……”

    这是一篇参赛孩子的家长写在开展前的话,记者所以摘录一些在这里,是因为这些话代表了许多参展孩子的心声。孩子们,他们确实在用画笔诉说着什么——

    一双小手捂住脸庞,一双无辜的、无奈的眼睛却在手上透出来,画面是沉重的黑色,就像一个沉重的影子,作品叫《童年呢?》,小女孩在自问,又像是在问我们。是啊,做不完的作业,学不完的习,补不完的课,啥都有,就是没有快乐;啥都不缺,就是缺童年!

    田野里,一个小男孩捧着爸爸送的动漫书,带着他的小狗,眼巴巴地望着远去的飞机,“老爸,你什么时候回来?”他不知道,作为父亲养家糊口是职责,而作为孩子留守也成了他的职责,也许他明白,但却无力改变,我们都没法改变。

    特等奖作品秦天悦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灵感源于台湾作家张文亮的同名儿童诗歌,那拉得长长的、弯弯曲曲的绳索,给爸爸妈妈们带来绵长的思考:我们急急切切地一路走来,错过了沿途多少可看的风景!为什们我们不能放慢脚步,陪孩子一起静静体会生活的滋味。

    薛雨萌的作品《远离平庸》则表现了一名13岁少年与过去的决裂。画面中是一组时下流行的动漫人物,人物群像表情、姿态各异,美轮美奂,但是,作者在画作完成后却在上面打上了一个浓重的黑“叉”!令人无比震撼。

    从事多年少儿绘画教学工作的李宝文一眼看出,这是一幅有相当绘画功底、制作了很长时间的画,最后以那样一种“另类”的形式完成,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对于网络、手机和动漫,这些时尚生活的宠儿,健康生活的杀手,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我们成年人有勇气与平庸的、功利的生活方式决裂吗?

    其实,孩子还在成长,何必赶着去终点?沿途风景很美,这次画展不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吗?大人们,慢下来,停下来吧,去孩子们的世界看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