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斗鸡台隧道石额在这儿!

(2011-12-20 13:28:58)
标签:

邵力子

杨虎城

石额

金台区

文化馆

斗鸡台隧道

文化

分类: 文化

斗鸡台隧道石额在这儿!

斗鸡台隧道石额在这儿!
巨侃

    斯人已逝,真迹存宝! 10月 12日《新闻晨刊》第六版刊登的《陈仓古城到底在哪里?》一文中说道,古陈仓城脚下的斗鸡台隧道口的石额是由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和近代教育家邵力子先生亲笔题写的。那么,随着 1984年斗鸡台隧道的拆除,杨邵二人题写的石额现在在哪里?隧道还有没有遗迹?日前,金台区文化馆的同志告诉记者,杨虎城和邵力子亲笔题写的“斗鸡台隧道”石额原物,就在金台区文化馆内存放,隧道的一截残墙,至今还伫立在陇海线旁。
  记者在金台区文化馆看到了这两块石刻匾额。两块匾额大小一样,都是长 160厘米,宽 50厘米,厚 10厘米,由于是石材打造,四个小伙合抬一块匾都很吃力。两块匾上都刻着“斗鸡台隧道” 5个大字,上款刻着题字年代,下款分别是杨虎城和邵力子的署名。乍一看两匾都是楷体,细看有区别:邵字厚重圆润,杨字刚健方正,都反映了自己的个性,两块石额的中间都有断裂的痕迹。
  据文化馆的同志讲,石额断裂是当年从12米高的隧道东西两口摘除时造成的。石额取下后一直妥善保存在馆内,已有 26年多了。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馆里取出石额做了拓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