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经典绘本阅读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2020-04-18 23:28:39)
标签:
教育 |
分类: 大丰课题 |
大丰区实验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核心概念:
(1)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兴趣、态度和习惯,充实心灵内涵。
(2)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丰富人文素养,扩展生命视野。
(3)激发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发展潜能、增进生活经验。
(4)培养学生欣赏、表达、沟通、分享的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选择低年级经典绘本阅读内容的研究。在绘本阅读研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绘本的选择是基础。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带着问题去阅读绘本,了解绘本的特质,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与所包括的深层次的意义,尽可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孩子们选择出适合的阅读绘本,进行有效阅读策略指导。
2.教师对绘本的研究性阅读。引导教师进行研究性阅读,深入了解绘本的实质,挖掘其中的多种教育元素,开展创意的教学活动设计。
3.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经典绘本的策略、途径的研究。我们采取“听(看)故事、讲故事、画故事、编故事、演故事”五大行动为主要策略,让学生“爱听、善讲、能画、会编、乐演”,通过集体教学、图书漂流、环境互动、亲子阅读等途径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营造书香班级和校园。
(二)研究方法:
2.调查法:通过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全面、具体的了解目前教师绘本阅读教学、儿童绘本阅读中的矛盾、困惑及忧虑等,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及境遇,以便使研究更具针对性,更能直抵低年级经典绘本阅读发展的实际。
3.行动研究法:将低年级绘本阅读的实践与研究结为一体,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不断提升低年级绘本阅读的实践品质。
4.个案法:注意研究儿童个体进行绘本阅读的发展现状,运用典型解剖的方法,抽取其中的经验与原理,为研究课题提供有效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三、课题研究选读书目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一)选读书目:
1.
2.
3.
4.
(二)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19年4月1-2周)搜集相关的资料,初步把握课题的基本内涵及意义,做好课题的设计申报工作。
2.研究阶段:2019年4月中旬)根据课题的设计方案,对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探索与研究,总结、积累相关的研究成果资料,不断完善整个研究的内涵及体系。
3.总结阶段:(2019年12月)反思、总结整个研究过程,整体建构研究的成果框架,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并申请和组织课题结题工作。
四、研究过程
(一)选择、添置各种适合的绘本读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我们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阅读走向。因此,我们在选择、购买绘本读物时,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做精心而又周全的考虑:
1.考虑年龄适宜性。选择的绘本顺应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审美心理,附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经验。
2.考虑个体适宜性。孩子阅读绘本既是在建构文本意义,也是在建构自我的精神世界,这两个过程是有机统一的。因此,孩子在阅读绘本时,是将阅读内容与自我经验的反思和提升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选择时考虑通过帮助孩子整合和反思已有经验,实现孩子自我精神世界的升华。
3.考虑文化适宜性。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有时国外的绘本所要传递的经验和思想与国内的相比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选择绘本时一定要考虑文化因素。
4.考虑内容多样性。绘本有讲爱的体验的,讲科学智慧的,讲生命尊严的,讲自我认同的,讲勇敢坚强的,讲自然环境的,讲幽默搞笑的,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在选择绘本时,尽可能选择各种内容的绘本。我们还考虑各种功能、题材、主题、风格的绘本的相互平衡。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最优秀的绘本。
(二)创设、营造支持性的阅读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同样,瑞吉欧教育理念提出:教师要重视环境的创设,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环境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这种积极的情感能使孩子对周围环境产生极大的信任,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
2.开发多元的阅读活动。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安排了“每日阅读时光”,一日活动中有一段固定的时间用来阅读,可以是集体阅读一个故事,也可以进行分享阅读、自主阅读,或是教师讲述、看电子书籍等。回家后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每个星期一还开展绘本阅读兴趣小组,让孩子们“听(看)故事、讲故事、画故事、编故事、演故事”。
3.创设温情的阅读环境。一个温暖的阅读环境,重在通过教师的温情伴读,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如果孩子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就会从成人潜移默化的身教中形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所以我们的教师就努力打造读书人形象,用自己爱看书的情感去感染孩子,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书的吸引力。尤其是孩子阅读的初期,往往会对阅读缺乏耐心和持久力,这时我们并没有流露出焦急或责备的情绪,而是以更加宽容的胸怀来鼓励他们,陪伴他们;当孩子边看边说哪怕无法表达正确的图意时,我们也是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让孩子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体验浓浓的伴读温情。另外,老师的鼓励是增添孩子阅读乐趣的重要方法。一个亲昵的动作、一副赞赏的表情,一句积极的鼓励,就可以唤醒孩子积极的情感,激发和强化孩子阅读的愿望。
(三)不断学习,加强有效的阅读课例研究
绘本的价值在“读”中体现,因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特别重视加强绘本阅读指导课的课例研究。平时围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绘本阅读课”教学研讨活动。课题组的老师在上绘本阅读课前,大家会在一起研读绘本,讨论怎么上这个绘本故事?上课后,大家还会继续探讨交流,自己在教学过程的所得所思,各抒己见。教学中的困惑,大家会开展沙龙研讨。就这样我们在学习、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水平,更好地把握儿童的认知特点,形成正常的儿童观,教育观,我们还组织学习了“亲近母语”的专著《上读书课啦》、《大声读给孩子听》,以及一些名家的丛书、一些优秀的教学文章,并及时写下了一篇篇学习心得,习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经过努力,我们师生都爱上了阅读,深深地感受到了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习惯。
五、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的最大成果无异于是让老师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课题组的老师们平时注重理论学习,习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入地了解孩子,研究绘本,知道怎样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绘本,让绘本成为孩子的伙伴。“绘本阅读”让不识字的孩子,“读”出了其中的意思,让不爱读书的孩子爱上了阅读;“绘本阅读”让读书成为了一种享受,让阅读成为了一种期待。
1.教师方面
六、研后反思
在课题研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绘本故事为教学提供了问题的情景、活动的情境、情感的氛围、经验的背景。绘本阅读不仅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方式,还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的方式。教师可把绘本当成一种方式、一种工具来进行各领域教学活动,使孩子在绘本的背景中,愉快轻松地学习自然科学、情感艺术、生活品德行为。绘本,几乎可以承载孩子所有的学习课程。
探索的道路是曲折但幸福的,我们已经找到了新的方向,继续努力研究探索,让绘本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精神食粮,让绘本教学成为教师体验多元教育价值的有效途径,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成长的一种方式。
培利•诺德曼说:“阅读儿童文学最大的乐趣就是交流的乐趣。”经典绘本的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做到情动而辞发,并且在交流中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让师生情感、思想的灿烂火花互相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