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住院,第一次如此心痛!

(2011-07-10 22:04:33)
标签:

发烧

住院

育儿

分类: ✿YOYO成长✿

7月3日凌晨YOYO开始发烧,晚上吃了美林烧退。

7月4日早上再次发烧38度,贴着退热贴睡觉,醒后哭突然出现高热惊厥,立刻送医院,下午住院。

确认是疱疹性咽炎引发的高烧(嗓子里有泡),但是因为抽搐后服了退烧药20分钟后到医院体温过低才37.5 ,被怀疑是脑炎或是手足口病。灌肠镇定后做了全套的检查CT ,胸透 ,心电图,彩超,验血。

下午在医院打着吊瓶依然发烧,退烧药完全没用,晚上灌肠才烧退。

7月5日CT等检查都无异常,血检显示是病毒引起的发烧,肝功能和心肌都有影响。

依然输液依然反复发烧,后半夜物理降温终于烧退。

7月6日中午开始出疹子。依然输液。

7月7日输液,疹子出遍全身,但是YOYO的比较少不是别人那种密密麻麻的疹子,除了头部和胸背部,四肢是零星的疹子。

7月8日 输液,疹子开始消退。 

7月9日 输液,下午疹子退去。

7月10日输液,下午出院。医生嘱咐要继续服用清开灵,吃维生素C,一个星期不能出门。一周后复查。

 

可怕的一周总算结束了,不想详细描述这次可怕的生病经历了,实在太可怕,以至于我都不愿意去回忆!!

我需要好好的睡上几天!感谢所有关心YOYO的朋友们!现在她很好,除了食欲还没有完全恢复,其他都已经恢复了,只是脑门上因为打吊瓶被剃掉了一块头发,扎针的时候我几次想哭都忍住了!!当妈妈的真看不得宝宝那歇斯底里的哭!

 

在此想提醒所有的妈妈们,最近流行一种叫  疱疹性咽峡炎 的传染病,儿童医院的一整层病房里都是得此病的小婴儿,症状都差不多,宝宝嗓子发炎(有的只是红肿,有的有疱疹,有的送医院时疱疹已化脓),有个别小宝宝伴有肠炎腹泻症状。烧退后有的宝宝跟YOYO一样出疹子,皮肤科确诊是病毒疹,有的宝宝不出疹子,烧退了就出院,但也有的宝宝烧退三天后又发烧!

这种病实在可怕,可怕在,会出现高热惊厥,那短短的几分钟,不是用眼泪能表达的痛!害怕,太害怕,害怕再也看不到她的笑容!

 

经过这次我不再迷信书本上不能给孩子随便用退烧药的理论了,因为在自己无法判断究竟是幼儿急疹还是别的疾病引起发烧的情况下,交给医生专业的判断,加上自己及时的药物和物理降温才是正确的方法。因为YOYO当时只是烧到38.5而已~~我这次真真切切的被吓怕了!!

 

网上搜来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常见于婴幼儿,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 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 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鉴别诊断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复发性口疮和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已一般无全身症状).柯萨奇A组 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好发于夏秋季

发病时有流涎的症状
减轻不适的方法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七、八、九三个月婴幼儿疾病高发期,其中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最易得的疾病,它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且起病非常急,头天玩得挺好,第二天就高烧不退,咽部出现疱疹。一般的儿童患病后,常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咽部充血,并出现数个至数十个2~4毫米的灰白色疱疹,周围伴有红晕。一般一两天后疱疹就开始破溃成小溃疡,孩子非常难受。

医生提醒: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罕见疾病,一般用药一周后就可以痊愈,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但家长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病起病急,孩子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如果孩子抽搐,在迅速送往医院的同时,家长可以掐住患儿的人中穴,不断呼喊患儿名字,同时要防止孩子在抽搐时咬伤舌头。抱孩子的姿势一定要正确:首先要松开孩子的衣领,让头偏向一侧,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呼吸顺畅,千万别仰头抱孩子,影响孩子呼吸。

 

 最近此病肆虐,大家尽量少带宝宝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少接触其他宝宝!祝所有宝宝都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